鸡嗉

鸡嗉《中药大辞典》:鸡嗉拼音Jī Sù
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 。
出处《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 。
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 。
【鸡嗉】《纲目》:"治小便不禁,及气噎,食不消 。"
复方①治小便不禁:雄鸡喉咙、肶胫、鸡屎白等分 。为末,麦粥清服之 。(《卫生易简方》)
②治气噎不通:鸡嗉二枚,连食,以湿纸包,黄泥固济 , 煅存性为末 , 入木香、丁香、沉香末各一钱,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次下三丸 。(《纲目》)
③治发背肿毒:鸡嗉、鸡肫内黄皮 。焙研 , 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搽之 。(《医林正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嗉拼音Jī Sù
英文名Chicken crop
别名鸡喉咙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鸡时取下嗉囊,洗净,鲜用或烘干 。
原形态家鸡,家禽 。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 。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 。眼有瞬膜 。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蝗獯挂嘁孕壅呶?。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 。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 , 后趾短小 , 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 。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 。雄鸡善啼 。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调气;解毒 。主噎膈;小便不禁;发背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 适量 , 或研末 。外用:适量,焙研撒或调搽 。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小便不禁,及气噎,食不消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