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预测的若干思考 税收预测方法包括哪些,税收预测的意义

一、税收预测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元回归模型预测的全国税收收入与实际收入非常接近,除2003年相差较大外,其他年份的实际收入与预测收入基本一致 。2003年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大岳起亚入库税大幅上涨,以及非常规因素的影响 。
一元回归模型不仅可以在税收预测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历史税收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通过企业近几年的销售收入和税收收入的数据,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得出这几年的预测税收收入,并将预测税收收入与实际入库税收收入进行比较 。如果相差很大,就是异常情况,然后进一步查找原因 。
4.企业财务指标 。
企业的财务指标是对上述指标的补充 。如果用上述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税收异常,就要利用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紧密的对应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找出原因 。
首先是收益分析指标 。收益分析指标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率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发现企业销售中的异常情况 。由公式表示:
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 100% 。
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则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等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
二是成本分析指标 。通过成本分析指标,可以进一步验证企业的销售申报是否准确,费用的列支是否正确 。主要指标公式为: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消耗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消耗的原材料占当期生产的产成品成本的比例,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账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付收入等 。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 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变化率超过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未收回销售收入、成本项目多、税前扣除范围扩大等问题 。
【关于税收预测的若干思考 税收预测方法包括哪些,税收预测的意义】第三,成本分析指标 。分析企业所得税时,主要使用类成本分析指标 。主要指标和公式如下:
成本变动率=(当期费用-基期费用)基期费用 100%,其中:费用率=(费用销售收入) 100% 。
与预警值相比,如果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支出的问题 。
第四,资产分析的指标 。通过资产的分析指标,可以进一步检查企业申报的销售额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隐瞒收入的行为 。主要指标和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
分析纳税人资产的综合利用 。如果指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闲置未用资产折旧的问题 。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利息支出总额)平均总资产 100% 。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2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率,预测销售能力 。比如总资产或存货周转率加快,应纳税额减少,就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
应收(已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已付)账款-期初应收(已付)账款)期初应收(已付)账款 100% 。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款)账款的增减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坏账 。如果应收账款(付款)的增长率增加,但销售
第五,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的比率分析 。将流动资产利润率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将流动资产总周转率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 。如果本期存货增加量较小,即存货变动率0,而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则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
以上五个企业财务分析指标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不能简单照搬 。首先,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所辖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按照行业类别和企业规模大小,确立各项财务指标的预警值;然后将单个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预警值进行比较,超出预警范围的将重点考察 。
5.加强微观税源分析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
一是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办法 。一方面,要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服务型管理措施 。根据大型企业会计制度健全、核算规范、财务人员素质高的特点,在平时加强企业相关信息的收集、监测和上报的基础上,努力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帮助做好账务处理等 。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形势,确保主体税源按期转化为税收,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平稳健康协调增长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对中小企业采取面向管理的方法 。在监督建账制度、规范核算的基础上,实施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规律,通过纵横比对加强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准确 。
二是完善税源分析机制 。税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缴纳、综合经济指标、行业税负、税务稽查处理等各类动态情况的分析监测,及时向上级税务机关发布同行业税负及其预警标准,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既要重视税收总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又要重视各税种收入增长和税基增长的对比分析,逐步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要加强数据分析的增值利用,对征管软件申报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施案头评估 。
三是加强税源动态监控 。通过采集纳税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等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比较,分行业确定纳税人监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税源监控质量 。通过纳税人当前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的纵向比较、同行业纳税人涉税指标的横向比较、实物库存和流通与账面记录的逐笔比较,分析税负变化趋势,实现动态监控 。同时,要加强与财政、工商、银行、质监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社会化 。
税源监控网络 。
四是有针对地开展纳税评估 。根据税收分析查找出来的征管工作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纳税评估 。首先要严格执行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办法,落实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模型 。要根据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统一规范的纳税评估数据采集指标 。其次要采取科学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对采集的企业销售收入、库存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利润等涉税指标要认真分析与其缴纳的税收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负状况和单个纳税人情况差异 。第三,要充分利用纳税评估分析结果 。在对纳税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征管措施 。对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要建立制定完善新的征管办法,堵塞管理漏洞;对个性事件要与纳税人进行约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正;对达到偷税标准的要移交到稽查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

关于税收预测的若干思考 税收预测方法包括哪些,税收预测的意义

文章插图
二、税收收入预测指标由有哪些部分组成税收收入预测指标当然是由纳税的单位公司个人经营情况构成,好的情况再存量的基础上增加,不好的情况就减少,由于有足够的纳税源,通过对税收手段的宽紧,税收收入总体还是平衡增长 。从税收收入构成中发现评估疑点的方法是: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结合,采取指标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零、负申报户、纳税异常户以及用票异常户和某些特定的纳税人,与上年同期、历史同期和行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评估疑点,分析产生的原因 。但计算机分析只能解决一些共性问题,而对不同行业、不同财务核算制度的纳税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附加值水平等计算机不能分析的情况,采用人工做进一步分析 。1、通过计算机征管业务系统自动分析生成的零申报户、纳税异常户以及用票异常户,寻找企业自行申报中隐瞒销售收入或进行虚假申报的疑问 。2、人机结合进行评估分析,利用纳税人的各项经济指标,比如销售变动率、成本利润变动率、税负率等正常变化幅度和峰值等标准值反复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以发现纳税申报中存在的异常申报的问题 。3、人工进行评估分析,对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逻辑关系的认定审核分析,以发现异常申报问题 。按纳税评估工作操作规程,通过规范各评估程序,使评估的日常管理达到规范、统一 。1、统一纳税评估工作计划 。2、统一纳税评估文书,明确日常纳税评估工作参考文件,要求各单位严格参照上级局下发日常评估文件的各项规定,规范使用纳税评估工作文书 。同时为统一纳税评估使用方法,实行了纳税评估的统一电子模版、统一案例编码,使纳税评估工作更加规范 。3、统一纳税评估案卷标准,以执法案卷的标准,规范评估文书的制作,确保纳税评估文书规范完整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通过案头审核,对纳税人当期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及时发现“疑点”,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督促纳税人纠正差错,从而有效地降低税收风险,保证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质量,大大减少了税款流失 。风险提醒对于政策宣传、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起着促进作用 。
三、预计税收是什么意思
关于税收预测的若干思考 税收预测方法包括哪些,税收预测的意义

文章插图
四、最新的税收预测方法每个地区的是不一样的,你要预测一下,你这个月可以开多少票,开票交的增值税是不可以避掉的 。你可以看开票的金额,估计一下你这季会产生多少利润,在企业所得税的避,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度的利润征收的,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五 。你多收集一些费用发票,冲一下 。具体的还要看你的会计做账经验 。
五、税收分析方法包括税收常用分析方法:弹性分析,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对比;税负分析: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对比;税源分析:经济发展成果在税收上的体现;税收关联分析:对有相关的关系的各种税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六、税收计划分析基本的方法有哪些税收计划编制方法应用分析现就税收计划编制的基数法、GDP税收负担率法、税收弹性系数法,以某地区2003年~2005年税收计划编制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1.基数法计划编制应用分析 。按基数法,某地区2003年~2005年计划完成税收情况与实际执行结果如下:2003年年初计划完成税收318.8亿元,实际完成342.58亿元,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7.46%,实际与计划差为23.78亿元 。2004年年初计划为312.45亿元,实际完成421.06亿元,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34.76%,实际与计划差为108.61亿元 。2005年年初计划为424亿元,实际完成510.54亿元,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20.41%,实际与计划差为86.54亿元 。可见,用基数法编制税收计划,往往与实际相差较大,如上面某地区2004年计划税收与实际税收相差108.61亿元 。也就是说,有相当于当年近1/4的收入未列入计划分配当中 。这说明税收计划的基数分配法非常有必要改进与完善 。2.GDP税收负担率法计划编制应用分析 。应用GDP税收负担率法分配税收计划与基数法相比,计划与实际完成的差距明显缩小了,3年中,差异最大的年份超计划18.29%,比基数法降低了16.5个百分点,超计划65.11亿元,其差异额度占当年实际完成比重由基数法的近1/4降为近1/7.3.税收弹性系数法计划编制应用分析 。税收弹性系数法分配的计划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距又进一步缩小了,3年中,差异最大的年份超计划9.5%,尚不足10%,超收额度也不及当年实际完成数的1/10.同时可以看出,分配过程中弹性系数的计算应用不变价GDP增幅,不是现价GDP增幅,其计划分配结果差异只有0.01%左右,可视同为一致 。综上,通过对某地区税收计划分配方法实证分析,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计划分配中的基数法、GDP税收负担率法和税收弹性系数法中,与实际执行结果最为接近的是税收弹性系数法分配的计划额度,其次是GDP税收负担率法,而基数法则偏差较大 。2.应用税收弹性系数法分配计划时,弹性系数计算中应用不变价GDP增幅与应用现价GDP增幅差别不大,可只计算方便取得的不变价GDP增幅与税收增长的弹性系数即可 。3.实际工作中,应改变以基数法为中心,参考税负、弹性的计划分配方法,而代之以税收弹性系数法为主导,参考税负及发展基数、速度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计划分配更加科学、实用,也更有参考价值,更具指导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