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度热评|哈啰电动车发布新一代智能平台,「智能化」如何解决「最后5公里」出行难题?丨钛度热评
易燃、易被盗、特殊天气和路况下骑行危险、电量显示不准、充电慢等问题长期困扰两轮电动车行业,对于传统两轮电动车大家有什么想要吐槽的?
在共享单车解决「出行最后1公里」问题的同时,智能电动车正在尝试解决「最后5公里生活圈」的出行难题,5月25日,哈啰新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B70 PRO,搭载了新一代智能平台,从智能软硬件两方面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新入局者,如何看待哈啰在两轮电动车方面的布局?
「最后5公里」出行有哪些痛点?「智能化」如何帮助用户解决「最后5公里」的真实出行问题?
两轮电动车行业每年有近4000万辆销售,国内存量也有近4亿辆,传统的功能车向智能车发展,有多大市场?
两轮电动车可以像汽车、摩托车那样去做文化、做圈层吗?两轮电动车社区、社群有发展出社交场景的潜力吗?
本期《钛度热评》栏目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哈啰电动车发布新一代智能平台,「智能化」如何解决「最后5公里」出行难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
商业数据派创始人王一粟:
哈啰虽然推出两轮电动车只有两年时间,但是基于在共享单车领域的成熟经验,在两轮电动车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
相较于传统两轮电动车品牌,哈啰电动车在产品设计、运营思维和渠道管理方面,都带有很明显的互联网思维,和特斯拉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
比如在产品设计方面,主要解决充电、开锁、续航、安全性等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实际痛点 。
在运营方面,也在打造哈啰车主社区,分享“吃行游购娱”的生活体验,并且因为两轮电动车主要是解决短途出行,所以很容易通过地理位置较近的优势拓展出线下的区域社交场景 。这一社区后续也可以期待跟支付宝、飞猪、淘宝等更多阿里系的产品进行应用打通,增加变现的方式 。
在渠道管理方面,哈啰依托大数据进行门店选址,建立“线上成交、线下交付”的流量运营闭环,通过全链路数字化门店管理系统提高供应链效率等等,提升营销和交付的效率 。
蓝媒汇联合创始人兼运营总监岳轻: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 。最后一公里是通勤圈,最后五公里是生活圈,它将引入一个公司直达住处的新场景 。由通勤拓展至生活,其实也是哈啰给自己未来发展定的方向、或者说它在未来要承担的社会属性 。
最后五公里的生活圈是分多个维度的 。第一是公司——住处的直达五公里;第二是公司——地铁——公交——住处的换乘五公里;第三是泛指公司——地铁——住处的最后一个过于漫长的环节 。
在这其中,不管是换乘还是漫长的路程,都在提升通勤的不适感、大规模消解打工人对生活的热情 。在城市圈越来越大的当下,最后一公里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行程外扩背景下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又倍受考验 。电动车应运而生也在情理中 。
目前,两轮电动车行业每年近4000万辆销售额,绝大部分是在下沉的三四线市场,这些市场的使用场景又多为公司直达住处,它本质上将成为一个与公交、地铁相同的公共交通方式,一旦哈啰牵头、从软件与硬件上进行智能化迭代,其深挖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
甚至举例来说,同为阿里旗下,哈啰可以与盒马实现打通,依托盒马的场地作为借还车点,盒马本身又可以为上班族提供下班买菜的场地 。如果平台后续上线UGC内容区域,社交场景同样可以进行挖掘,最终形成固定亚文化圈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哈啰所推出的这个电动车新品,实际上哈啰正好抓住了当前疫情之后出行的重要风口,这件事应该从几个方向来看:
首先,从宏观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当前整个市场对于电动车特别是两轮电动车,实际上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时期 。这是因为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人的出行方式,其实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实际上2020年之后各地的出行需求就已经在发生改变 。当时就已经观察到各地的电动车出行需求开始呈现出激增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实际上2022年这一波的疫情之后,电动车的需求量将有可能会进一步的井喷,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安全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私家车难以完全普及的时候,电动车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方式 。所以在后疫情时代,可以说电动车产业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风口 。
其次,再来看当前出行的概念,其实最后5公里相对而言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概念,这5公里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整体距离的角度来说,5公里如果是单纯走路的话,相对而言是比较费劲的,即使是骑自行车往往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这个场景其实就是电动车特别是两轮电动车适合发力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之中,其实看到的是对于大部分的城市,特别是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乃至于下沉市场5公里都是非常常见的距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能有一家电动车企业再次发力实现长足的发展的话,很有可能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动车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化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哈啰电动车反而有了更好的发展潜能 。
第三,可以观察到当前哈啰电动车的整体发展趋势,实际上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哈啰出行来说,这家公司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形成了比较强势的用户体系 。在用户体系的支撑之下,从流量到市场的整体逻辑,其实已经打通之前有无数的商业模式,正在向市场证明,这种逻辑是非常明确的 。哈啰电动车完全可以凭借哈啰出行多年所形成的强势的用户基础,再加上比较好的大量的行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支撑,不断去推动用户服务体验的完善,而在整体电动车的产品设计和软件设计层面,都可以通过这种海量的数据提供比较好的市场支撑,从而进一步找到用户需求的痛点和难点,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特斯拉可以成功的关键 。
第四,对于当年的电动车产业来说,实际上原先中国的电动车往往还处于一个低质量竞争的状态,大家往往比的是谁的续航长一点,谁的电瓶大一点,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低质量竞争,所以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哈啰电动车的整体的一个智能化的发展,实际上跟电动车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是电动车可以像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一样走一个更加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而且还有可能给市场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果这种两轮的电动车逐渐形成了超市场的想象空间的话,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无疑能够给资本市场更多的故事,从而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支持 。
野马财经副总编辑缪凌云:
长期以来,两轮电动车(电瓶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其比汽车更加便捷、比摩托车更加轻巧、比自行车更加轻松,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
不过,从目前来看,电动车还有两个可以比较大的问题,限制了部分人的购买欲望 。一是防盗,二是电池安全及性能 。对部分潜在消费者来说,解决了这两个“1”之后,才会有舒适度、续航、外观、价格等一系列后面的“0” 。
如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截至2022年3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3777起,同比上升35.9% 。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增幅来看,都值得重视 。另外,从新闻可知,全国各地电动车盗窃案亦是时有发生 。
智能化,恰好能够通过事实情况传输、实时定位、智能提醒等方式,相对有效地降低这两个问题发生的风险 。从功能来看,哈啰电动车的新一代智能平台显然也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设计 。
除此之外,困扰部分消费者的另一个问题是电瓶车的充电 。
特别是在北上广深此类大城市,很多小区无法缺乏电动车充电的场所,接拉电线、电瓶入户充电又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而哈啰单车的共享电动车,本身自带换电业务 。如果能够将之与个人电动车换电、充电业务形成标准化打通,那无疑将释放很大一部分购买力,也能够帮助降低更多危险 。
比特财经主编邹震:
目前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市场,哈啰、美团、滴滴三分天下 。其中积极性最高的是哈啰,自2020年启动零售两轮电动车业务以来,不但大面积招募线下加盟商,而且还着手自建两轮电车工厂 。在一个三分天下的市场里打拼,最需要策略,要顾及多方面对手的感受,价格战、烧冤枉钱促销在目前阶段显然都是不明智的战法 。
而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因高价值被用户接受,通过和用户竞合替代市场竞争的策略,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方法 。易燃、易被盗、电量显示不准等痛点一直困扰着广大用户,解决这些业务痛点,因为交通工具一直遵循着向更智能、更舒适方向转换的发展路径,所以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在两轮电动车做圈层、玩社区现在听上去有些陌生,但智能功能的引入,本身就能创造出太多不可能 。就像电动智能汽车,谁能想到一辆车的代码已经超过一架F16战机,甚至创造出了一套车联网的体系 。
薛定谔财经主理人庞学文:
在理论上,任何事物都可以艺术化、文化化、圈层化,两轮电动车也不例外,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圈层化的价值属性,当电动车拥有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性时,就有了形成圈层的基本条件 。从基本需求原理看,当电动车处于代步工具这一层级时,是无法形成圈层及社群文化的,当木工变为手作,自行车变为运动用品,圈层文化便自然兴起,也就是当一部分两轮电动车脱离代步工具的单纯属性,并且具备了满足人类更高层次价值需求时,便是两轮电动车文化的起点,同时,两轮电动车的文化属性已经在一些角落里悄悄发芽 。
惊蛰研究所创始人李晓琳:
首先,传统电动车向智能化电动车是个不可逆的趋势,因为时代、技术、用户、市场都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消费者真实的出行问题如何来解决?
目前来说,电动车用户的核心需求还是以代步为主,这其中续航和导航以及驾驶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续航可以决定走多远,导航可以决定少走弯路,驾驶体验决定驾驶品质,做好这三点,可以说满足了用户最基础的需求 。
国内的存量4亿辆,年销4千万台,未来至少有10%的用户会选择智能电动车,且会相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产品的智能化程度高,品牌可以表达自我的一种追求,这也是现在年轻用户追求的方向 。而这些年轻用户的特质就是爱玩爱表达,在感兴趣的圈层内会异常活跃,有天然的社交属性,比如智能电动车改装,智能电动车改色等等,也是时下非常时髦的玩法 。
所以,如何解决最后五公里,首先得是一个好骑的电动车,其次智能化功能要迎合真实的需求,再加上社群的助力,智能电动车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
航通社创始人李书航:
人们以前考虑两轮电动车总是想着「最后 5 公里」,也就是从地铁站到家的距离,或超大型小区内部的通勤 。但实际上结合时事的话,公共交通不如以前方便,电单车可能需要承载的通勤路程会更长,也对它的续航,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两轮电动车的易燃、易被盗、骑行危险、充电慢等问题,有的是两轮车的属性决定(它就是不如四轮车稳),有的是受到技术的限制(电池能量密度不够高,就是要在续航跟体积,安全等方面做取舍) 。
这个行业并不像是三、四轮电动车「老头乐」那样,问题主要是由不正规的厂家引发的,所以五菱出一个售价差不多的 miniEV 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在新国标生效前后,厂家们也都做了需要上牌照的电动摩托车,但这个市场是否可以导向正规化,并不是由车企有没有做出正规的产品决定的 。
可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两轮电动车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烧油的摩托车 。将电单车像前辈摩托车一样做成小众圈层、发展联名产品等等不是不可以,但只能常用于“5 公里”半径的车并不怎么值得“痛” 。
而另一条道路就是做最大众的通勤车,道理也是一样的 。电摩的最高速度要走城市机动车道还可以,上高速是有点悬的 。再说续航,加油站遍布大街小巷,可给电摩加电、换电的站点可没那么容易找 。
目前堆大电池和快充技术不成熟,唯一能够让长途通勤模式跑起来的方法就是换电 。这就又绕回到哈啰以前在公共出行领域积攒的资源上 。它服务市政公共事务的经验,可能会在今后布局电单车换电站时有一定的帮助 。
玩世代主理人纪晓蒙:
“最后5公里”是一个关乎生活品质,甚至生活态度的话题 。比如安全性、便捷性具体解决了生活中哪些细微的问题和体验 。比起配置续航冰冷参数之外,技术升级应该关怀生活,服务于人,有温度 。
另外,最近几年,年轻人对生活的仪式感的追求开始渗透到通勤场景、出行场景中,这也提供了新的市场升级机会 。比如摩托车市场,女骑手明显增长 。2021年上半年,Z世代女性的摩托车购买量就超过了同龄男性 。
很多年轻女性选择出行工具,其实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既要“颜值正义”,也要满足便利生活,愉悦自我,向往“风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
另一个两轮出行方式,单车也衍生出了多元的圈层文化,包容了户外运动、环保、健康生活、潮流等诸多要素 。围绕出行衍生出了社交圈层,和休闲娱乐场景过渡 。
对比之下,电动车方面相对文化属性薄弱,或许是品牌值得下功夫的一个发力点 。
异观财经主理人杨晓易:
首先,就目前两轮电动车赛道而言,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可以说入局该赛道的公司背后实力都不容小觑 。未来消费两轮时代,技术的重要性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凸显,用户体验很可能是赛道参与者之间大战胜出的关键 。
其次,哈啰入局智能电动车赛道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有其优势所在 。哈啰从共享两轮时代积累了大量用户以及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出行数据、以及用户体验、售后服务等反馈都可以帮助其哈啰对电动车进行数智化改进 。
再次,随着电动车管理规定越来越完善,外加一二线城市交通拥堵,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低碳、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这也为智能电动车的销售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
最后,哈啰是从低线城市发展壮大起来,三四线城市电动车市场也非常大,其在低线城市的运维能力也可将有所助力 。当然,哈啰智能电动车能否在下沉市场卖得动,与最终的售价有很大关系,下沉市场用户对价格敏感度更高 。
哈啰从共享两轮到消费两轮,似乎变得顺理成章 。另外,出来自身生产、再造、卖车之外,新智能平台解决方案如果能作为独立产品售卖其他第三方传统电动车厂商,或许也是一条财路 。
互联网趋势观察家、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袁国宝:
“最后五公里”是一个很尴尬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对于打车来说花的钱不值当,但是骑单车又是一段不近的距离,这种时候电动车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
最近这两年,针对电动车行业的一些问题,新国标的出台也将电动车的技术门槛不断抬高,逼着电动车向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将产品与人更好的链接在了一起,在发展智能化过程中也更在意用户体验 。
而随着产品与人们距离的拉进,电动车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会更深的融入人们的生活,逐渐形成电动车文化 。
自电动车面世以来,它就疯狂的席卷整个出行市场,从农村到城市,成为我国拥有量最多的交通工具,远超摩托车、汽车 。虽然现在电动车文化还在萌芽阶段,但是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未来两轮电动车文化很有可能成为电动车文化的主宰 。
村事话务人创始人张震宇:
这些年大家出行圈一直锁定在1公里圈和10公里圈,1—10之间还充满着无数的需求和场景 。但是很奇怪,好像都只盯住了最后一公里或者15分钟交通圈,30分钟、45分钟圈子明显可以承载更多的自由空间和休闲空间 。
两轮电动相对于公交、地铁、单车、汽车其实更能让人有一种融入感和轻松感,能体验到更多的城市味道与烟火气息 。这才是更加能领略和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在四五六线城市共享电动车比一二线城市更早布局也更受青睐,不仅仅是5公里的通勤需求,而是一种生活节奏 。这个圈子相对10公里圈更有融入感和体验感,又不同于1公里圈的单调与快节奏 。可能5公里的通勤圈才更能给人提供社交的安全感和生活的体验感 。这次哈啰的电动车不仅瞄准5公里通勤圈,还是想解决都市女性用车需求,着手解决痛点问题,一定是有备而来,本身有大数据加持,更有四五六线共享电动车的用户画像,打磨出这款产品充满了对市场的独特理解 。甚至有可能能形成一个生活范式,拥有独特的消费群体 。
哈啰作为互联网基因公司对产品有它独特的理解,现在看哈啰的产品应该是智能、品味的生活方式的营销思路,不会只是单纯的作为代步工具而进行市场营销的 。至于反响如何可以继续观察,这是一种生活与科技的互融 。
贝多财经主理人贾小俊: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个人的体验来看,两轮电动车的智能化非常有必要 。
谈到出行,必然和安全二字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里提到的“居安思危”亦是如此 。
而在日常出行场景中,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不少家庭的首选,尤其是老人、青少年群体,这类人群对驾驶安全的把控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这样的基础上,电动车的智能化显得非常重要 。
智能化不是要能够实现娱乐互动,而是要让驾驶更安全、家人更放心 。通过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破解现有的问题,就是科技化、智能化,明显的体验包括无钥匙、自动启停、电池保护、续航管理和防丢失等,目的是更好地掌握电动车的状态 。
两轮电动车主要满足的是短途出行,是作为“最后5公里”的补充,而非长途旅行 。从长期来看,电动车的行业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充电环境仍有待完善 。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电动车和智能化的前景值得期待 。
零壹增长创始人罗超林:
哈啰电动车新一代智能平台的发布,内里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各种智能功能的推出,其实是相当于引流产品,获客留客用的 。具体来看,这次的新功能基本上打到了电动车使用的痛点,特别是女性用户的痛点 。再加上颜值的设计,在美丽的基础价格以及各种分期(借呗、花呗及信用卡)的帮助下,入手一台哈啰电动车不是什么难事 。大几千上万元买一台手机用1-2年,与花3-5千买一台哈啰电动车用2-3年,决策更容易 。所以,领先于友商的功能+颜值+美丽的价格,只为用户快速购买进而获取市场份额 。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实用的功能?还需要通过手机APP进行交互?为了让你使用哈啰APP并频繁使用APP 。试想一下,哈啰APP是有大几千万级的用户,1亿的DAU,10亿的MAU,这里面的价值有多少?用户对应的画像是什么类型的人群?刚出社会的年轻白领为主,相当于02年至95后的人群居多 。这些主力用户群基本上也是各类APP的重度用户,要抢夺他们的难度太大了 。但是,以电动车切入通勤并通过各种APP功能(互联网经营逻辑),高频刚需极低成本之下,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是有机会异军突起的 。
刚需高频低成本才有机会孕育平台 。N年前的小米,用手机切入到现在各类电子消费品 。同样的哈啰用电动车切入,在完善两轮出行的同时,陆续积蓄用户并归集到哈啰APP,再结合大阿里生态系统,在不差钱+数据+技术+人才的前提下,是有可能做出全国前十水平的APP(公司的) 。此时阿里系可以联动的点就很多了,消费、购物、金融、出行、团购等等,这些场景的用户都在哈啰APP上可以实现交互和联通 。
看好此次哈啰电动车新智能平台的发布,希望在友商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稳健有效的积累用户做出自己的壁垒,提高友商切入的门槛,最终给到用户更多的消费体验 。
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观察员郭施亮:
如果说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么两轮电动车就是解决最后五公里的问题,在城市拥堵的背后,智能电动车可以解决人们的短途出行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低碳出行,助力低碳生活的推广 。
智能电动车的应用场景比较广泛,更适合年轻人骑行 。与传统电动车相比,智能电动车给使用者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即解决了短途出行的难题,又可以利用智能化的设计解决了停车安全、充电续航等问题 。
对智能电动车来说,最需要解决的还是停车问题、快速充电问题以及被盗安全问题 。此外,对骑行者的安全也需要得到兼顾,相对于共享单车,智能电动车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遇到阴雨天气,稍不留神可能会发生交通安全问题 。所以,对骑行者的骑行能力、骑车经验等,也需要有一个门槛,必要时可以在取车点附近设立一个电动车练习基地,既可以借此提升社交属性,也可以提升骑行者的骑车安全 。
IT知识局主理人焦云鹏:
“出行更聪明,也需要更安全”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得智能化、智慧化,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智能家居到电动汽车再到哈啰打造的智能电动车 。在出行领域,拥有一个越来越聪明的出行工具,不仅是厂商努力的方向,也是消费者向往的场景 。
但智能化带来的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带来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 。这里的安全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个是传统的物理安全,比如车子会不会被盗,车子的电池会不会发生安全意外;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网络安全,一方面体现在如果用户所处场景的网络环境不好,是否会影响骑行体验,另一方面就是既然所有数据网络化、在线化,那平台数据、平台功能是否会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是否有隐秘的安全隐患呢?这些都是需要厂商考虑和不断花时间提提升的 。
从产业链的角度而言,智能化的产品往往需要配置更加强劲的“芯”动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算力支撑,这样才能保证终端设备的高效运行 。但目前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智能电动车的未来是否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 。
零售商论新零售行业分析师明泽:
从现行的出行市场来看,共享电动车推动最后五公里建设,弥补共享单车一公里短板,确实有其充裕的市场需求 。但实际上,运营主体仍承载着不小压力,无论是前期的运营投入、安全网络监测,还是中期的终端维护、人员配置、空间调度,都离不开充裕的资金投入以及高准技术中台支持 。
一方面,“控本增益”仍是共享行业的“底色”,作为前期需重运营、重资产、重投入的共享出行产业,需以技术作为驱动,不仅仅要对电动车产品综合评估,寻找成本与耐用性中间平衡,更需要部署安全系统,对资产进行“锁定”,对用户习惯进行教育前置,避免因小群体的不良行为导致市场紊乱 。
另一方面,区域政策将是共享行业的“命脉”之一,现阶段,地方区域城镇化进程步入快车道,相比于盲目扩张城市版图,共享电动车企业应该“择城开城”,争取成为城镇建设配套设施一环,既让政策作为维护资产的有利凭据,又能起到标杆运营的雪球效应 。
整体而言,普及共享电动车补齐最后五公里的出行短板,是解决未来城镇化交通便利的宏伟构想,若能平稳落地且运营得当,将促进城市、城镇以及乡镇之间的物理连接 。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
共享单车还在继续吗?哈啰正在重押智能两轮电动车 。
随着智能化终端技术和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熟发展,将自行车轻便灵巧的优势结合电动车省力续航强的优点结合起来,让人们在城市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轻易、省时 。
骑共享单车的人越来越多,做共享单车这门生意的人却越来越少 。哈啰单车重新重押智能单车的业务,是抓住了后疫情出行的一个风口 。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来了,电动智能单车也在借东风 。
电动单车的领域玩家最多三家,哈啰的切入点和时机,非常关键 。那些在风口中入局的中小玩家都成了牺牲品,只有巨头大玩家才有机会 。出行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美团打车在缩减业务,滴滴在网约车领域是一家独大,哈啰需要迭代和升级共享经济的模式,走差异化的模式 。巨头的盈利逻辑,是在发展中梳理和探索出来的 。
哈啰的背后有蚂蚁金服的资本力量,和庞大的5亿多用户群,以及在出行领域的积累,能否逆袭翻盘,把握住时代脉搏,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
互联网科技博主皮皮推:
两轮电动车市场基本上是饱和的,以前电动车拼的是续航能力,价格战、品牌知名度也是消费者考虑因素,不过随着如今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覆盖,远距离通勤的需求对于两轮电动车已经微乎其微 。
比如当年小牛电动车能跑6-70公里,骑共享自行车和电动车能解决的问题,何必再花冤枉钱买一辆电动车,电动车每天要充电,还要考虑维修等问题 。
另外,共享电动车已经在三四线城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永安行、哈啰、滴滴(青桔)均进入共享电动车赛道,出行方便,通勤成本极大缩小,也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出行方式 。
当然,哈啰似乎在两轮电动车赛道走得更远,不仅有共享电动车,还提供电动车零售,用户反响也不错,正因为它的专业,也促成了用户的口碑效应,身边已经很多朋友都购买了哈啰电动车 。两轮电动车市场后面拼的还是用户体验度 。
竹阅文化CEO陈伟明:
传统电动车的问题在售后,投诉更多在续航,比如电池生产日期问题、配件损坏、电池保修等,故未来研发方向在电池容量大更耐用上 。
尤其是安全问题,而哈啰入局电动车,无疑是挑中“长跑”的好生意,这是刚需的赛道 。这种智能化的出行方式,妥善解决了“安全”、“便捷”(不堵车)、“环保”(绿色无污染)、“高效”等痛点需求,让短途出行更美好!更难得的是,随着大波90后、00后用户的涌入,单车的情感属性愈发个性化、标签化,这易搭建同类人群的圈子社群 。需求,决定市场 。
在流量的驱使下,商家或许推动单车文化的社交场景的构建,让骑行成为一种时尚 。
种火国际战略发展部总监郑阳:
根据“新国标”技术规范定义,两轮电动车可划分为三类: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 。两轮电动车的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995-2000年的起步期,由于技术不成熟,因此市场基本处于两眼一抹黑的阶段 。2000年-2004年的发展期,由于非典的原因,推动了个人非公共出行需求 。2004年-2013年的爆发期,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逐渐成熟,并受到禁摩的影响,开始逐步代替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地位 。2013年-2019年的成熟期,在电动车电池标准化、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高饱和度的多重影响下,市场进入红海 。2019年-至今的新国标期,受国家政策规范和市场需求升级的影响,两轮电动车行业洗牌结束,开始走向智能化、高端化、个性化、互联网化的方向 。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约为3.2亿辆,2019年和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851亿元和1046亿元,增速达19.9%和22.9% 。从整体数据来看,从新国标落地后,行业迎来了瓶颈期的突破机遇 。目前两轮电动车行业经过十几年的优胜劣汰,已经走向集群化、规模化、科技化的成熟路线 。
从大环境来看,近些年新能源与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也推动着两轮电动车从传统功能车向智能车升级 。从市场需求来看,当下两轮电动车的消费群体逐步趋向于年轻化,而年轻人对于智能化产品的需求与接受度又非常高,因此智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可以说是势不可挡 。而2022年是《新国标》政策实施的第三年,多城市过渡期临时牌照失效或即将失效,因此今年的两轮电动车将迎来新一轮换购利好小高峰 。从长期来看,受疫情的影响,个人非公共出行需求会逐步增长,加上市场对于电动车的安全和高效充电需求,锂电池逐步替代铅酸电池的趋势也会为智能车发展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 。
从整个供应链体系来看,当下入场的哈啰作为阿里系的一员,从各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在智能车最核心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有阿里云等技术公司支撑,在地图导航上有高德支撑,在资金和支付上有蚂蚁支撑,在贸易和物流上有淘宝系支撑,在增值服务上有优酷土豆、阿里音乐等数字媒体和娱乐公司支撑 。再加上哈啰本身在共享单车行业积累的品牌声誉,相较于雅迪、爱玛、台铃等老牌企业,哈啰在智能车的方向上,可以说具备先天性的优势,未来可期!
当下两轮电动车的主要痛点是“里程焦虑”与“充电焦虑”,鉴于电源的技术性突破难以满足当下市场的实时需求,当下各大品牌多采用新能源领域认可度较高的“以换代充”解决模式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电动车换电网络的整体布局,结合智能车高度普及后带来的更多场景应用,从根本上打破出行鄙视链,提升两轮电动车的行业形象、体验感与社交属性后,是可以依托于旅行、露营、环保理念等高社交属性活动打造社群文化的 。
行业观察者曹宇:
这是一个关乎温暖的感性话题 。电动车的受众人群里,女性居多 。地铁出来的最后一公里,高跟鞋的痛苦枷锁已经一天,强忍着最后一刻的痛苦艰难跋涉,虽然曙光在望,也是最黑暗痛苦的时候 。职业装,一步裙,骑那种共享单车,又走光,又毁衣服 。打车又真的不值 。走回去,等于裹小脚走钢丝 。
这个时候,共享电动自行车真的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
女性本质上是比较怕麻烦的,如果一个新事物没有被女性广泛接受,大概率是死在繁琐的操作流程上的 。
智能感应解锁,简化一切操作,让整个体验变得轻松的不像话,难以拒绝的轻松 。
还配备了同色系头盔,春夏初秋,凉风习习,脑海里自动播放“骑着心爱的小摩托”的BGM,在夜风的轻柔抚摸下,一天的疲惫和坏心情都一扫而光 。
女性化的服务场景,应该是哈啰电动车很重要的应用场景 。
锌财经运营胡语彤:
首先,新国标发布后小型电动车面临限速25码,只有这类电动车才能无需考证上牌 。
其次,电动车充电设施不足、不统一,提到两轮电动车4000万的年销量,如此庞大的基数但充电桩仍不够齐全,停放位置有限,地铁、公交站边上一摞地堆放一块,确实影响城市美观 。再者是充电桩所支持的付费模式更新缓慢,支持硬币和刷卡,但不支持扫码的充电设备也仍然存在 。
天气也是影响出行的一大因素:下雨、刮风天,如果能在二轮电动车配件上,添加更人性化的设计会更好 。
缺点亦可以是可优化的增长点,哈啰提出的“最后5公里”的概念很符合两轮电动车车主的使用习惯了,适合短途出行,而非远途 。
首席商业评论创始人卫明:
随着智能化以及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独自出行的半径在扩大,哈啰押注智能电动车确实是一个机会,加上交通拥堵,经济放缓,人们购车需求或许减少,买一辆智能电动车确实成了一些人新增的需求 。但短期看也面临一定的挑战,疫情下,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或许还是公共交通或者步行方便,急着办事肯定是开车或者公共交通快,要说享受户外也可以步行或者普通单车 。但从长期看,还是有机会,两轮电动车还是要紧盯送娃上学兼顾疫情下防范区周边出门的场景,但价位一定要实惠 。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
【钛度热评|哈啰电动车发布新一代智能平台,「智能化」如何解决「最后5公里」出行难题?丨钛度热评】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沟通新范式|混合办公趋势下,腾讯会议的生长逻辑 | 钛度专访
- 异地双活在哈啰四轮出行的落地- redis
- 钛度热评|真风口还是plan B? 快速升温的“露营热”能持续多久?丨钛度热评
- 钛度图闻|刘畊宏催火线上运动,一文读懂“云健身”产业生意经|钛度图闻
- 投稿|两轮电动车被小米、哈啰们盯上了
- 钛度图闻|“最强监管”政策下,一文读懂电子烟行业将如何“洗牌”?|钛度图闻
- 钛度图闻|大熊猫、藏羚羊不再“濒危”,数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钛度图闻
- 汽车|举家出游添“新宠”,试驾江铃福特领裕七座版 | 钛度车评
- 钛度图闻|“内卷”职场人带火千亿市场,一文读懂咖啡经济新风口|钛度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