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三言财经,作者 | 丰收
“所有我想留住的东西我都留不住”,“回头一看就是我的青春”,这是不少网友对一款APP宣布停运后的感慨 。
就在昨天23:59,2022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分钟,VLOG社区和剪辑软件VUE宣布将于今年9月30日停运 。目前已经停止注册、会员充值服务,部分客户端功能也关闭,在各大应用市场也已经查找不到这款APP了 。
官方选择官宣的时间点很有意思,一分钟前后便是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分割,似乎有种从头再来的寓意在 。
3个月后,这款曾经下载量过亿APP将彻底埋进历史的长河 。尽管很多人不舍,但VUE押注的VLOG赛道终归没能走通 。
忠实粉丝满心不舍,程序员暗自“庆幸”,更多人忘了它的存在在这则告别微博下,大多数网友在惊讶之余都满心充满不舍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他们很多是五六年的老用户,他们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停运了 。当然他们肯定看到了官方的理由“由于项目组战略计划的调整” 。
遗憾的另一侧是不舍,“我的所有视频产出都是VUE,相当于程序员的python没有了……”
“有一种心凉了半截的感觉,相当于二次元老宅B站停运了,只能默默祈祷,公司的战略转移是指开发新产品……”
更有人称这是“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噩耗,VUE用户的心碎了”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数百条的评论中,他们讲述自己和VUE的故事,弥漫的是种浓浓的悲伤情绪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这是“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有网友感叹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事实上正如一句话所说:一群人的悲伤,是另一群人的狂欢 。
能够看出来在VUE官博下留言的基本都是忠实粉丝,从不到200条的评论数量来看,VUE告别带来的轰动并不是特别大 。
在这些粉丝之外,另一群体却一边嘴说着“MMP”,一边暗自庆幸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原来VUE也是vue.js的缩写 。而vue.js正是受程序员们喜爱的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
“我还以为饭碗被砸了”,有程序员差点就破防 。#VUE发布停运公告#这个话题的创建媒体也向程序员们道歉,试图平息程序员们的愤怒 。
似乎为了消除大家的误解,vue.js的作者在今天下午刚发布了2.7新版本 。
不过其实更多人已经快忘了VUE的存在 。不少人对VUE的印象还停留在视频剪辑工具上 。在这部分人看来,如果没有这次的官宣告别,他以为VUE早死过了 。
从剪辑工具到VLOG社区,VUE曾辉煌过VUE在2016年上线,创始团队三位主创以及大部分员工来自豌豆荚(安卓应用市场) 。
1.0版本就被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推荐 。当时市场上有很多短视频相关APP,比如小影、美拍、小咖秀、秒拍、快手等等 。
当时这些APP的工具属性更强,能够拍摄视频并进行后期编辑,当然也有一些APP也有社区板块,能够让用户拍摄后进行分享 。
小影的功能大而全,主打是视频剪辑 。美拍、小咖秀、秒拍、快手则是拍摄与社区的结合,不过几者也有不同 。
美拍偏向颜值社区,小咖秀是搞笑社区,秒拍则是与微博紧密相连,快手的老铁、草根属性很强 。
从当时的市场份额看,市场几乎被秒拍和快手瓜分 。
那时短视频和直播开始慢慢展示出爆发力,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数不胜数 。
VUE的特点是它介于大而全的小影以及傻瓜式的美拍之间 。VUE弱化了剪辑的难度,它将一段视频拆分称几段拍摄,用户要做的就是分段拍摄后,把几段拼接在一起 。
此外,VUE的滤镜、配乐、电影感等也受到用户的喜欢 。笔者曾经也VUE的用户,当时它更是纯粹的工具,用户排好、剪好视频,需要下载到手机,然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在当时的众多同类软件中,VUE简洁的界面和出色的拍摄剪辑效果受到一众用户的喜欢 。
很快VUE便引起了资本的注意,拿到了真格基金、贝塔斯曼、九合创投、愉悦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
文章图片

对于VUE的发展,创始人邝飞在创业之初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早在创业之初,VUE就打算做社区,当时给天使投资人展示的公司愿景是,“手机用户首选的视频创作和分享平台” 。VUE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视频版的Instagram 。
其实,要从工具到社区的转型理由很简单,就是变现问题 。只做免费工具软件是没有“钱”途的,但做社区还可以搏一搏 。工具软件转型是必然,但能否成功就不好说了 。很多剪辑类软件都销声匿迹了,一闪APP、猫饼等 。
2017年,公司开始研究VLOG,到年底时就已经把社区接入方式等设计出来了 。
2018年,VUE先是在7月新增了社区功能,后又在12月产品更名为“VUE VLOG”,定位从视频工具正式转向了vlog社区 。
当时邝飞判断2019年将是VLOG爆发的一年 。事实上,转型VLOG社区后,VUE的发展一度还不错,当时社区的注册用户超过了1200万 。2018年12月,APP总安装用户就突破1亿 。
2020年9月,VUE VLOG已被腾讯全资收购,作价近5000万美元,且为全现金交易 。
 而之后不到两年,VUE便宣布停运,VUE押注VLOG赛道宣告失败 。
事实上,目前市场也没有一款可以称得上成功的VLOG应用,市场用事实告诉我们短视频最后赢了 。
从VUE的失败中,我们得以再度审视VLOG赛道 。
VLOG风口终究没吹起来VLOG是视频博客的简称,这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兴起于Youtube、Facebook等平台,主要是分享生活日常 。
与抖音等短视频相比,它时长通常更长,平均大概在3~7分钟或者更长,内容更加具体 。
在2018年下半年,VLOG的热度在国内开始飞涨 。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欧阳娜娜 。
2018年下半年,从欧阳娜娜与今日头条合作更新《nabi的日常》、李易峰吴磊等流量明星们纷纷拍VLOG开始 。
据悉,欧阳娜娜12期的VLOG在全平台的点击量超过了7000万 。
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VLOG创作,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都推出了鼓励政策 。
一时间VLOG成了众星捧月的风口 。但是为什么后来逐渐没人再提VLOG的概念了?
首先从创作上看,相比于短视频,VLOG有一定的创作门槛 。无论是制作成本、内容、剪辑等都比短视频要难不少,这注定VLOG的作者群体只是一部分人 。难以像短视频那样,基本全民都能拍 。
其次,VLOG的选题同质化很严重,而且范围很有限,无非是记录日常生活,美食、旅行等 。作品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高质量更新 。
题材有限,受众也就很难放大 。除非像明星本来就有很大的粉丝群体,不然一个新人很难做起来 。
从市场来看,短视频显然拥有更强劲的发展势头 。抖音是2016年9月才起步,2018年1月,日活跃用户数超过3000万;2018年3月,抖音短视频日活跃用户数超过7000万 。
 从另一个角度看,VLOG的变现模式也并不清晰 。
长视频变现模式是会员+广告,短视频是电商+广告,而VLOG呢?
国外VLOG的背后,有着成熟的商业变现模式 。以Youtube为例,当一个创作者的频道达到一定规模,Youtube便会为其开通广告增值服务,据估算,当Youtuber的订阅量达到十万级别及以上,基本的生活就能够得到保障 。除了平台分成还有产品推广、卖周边等等 。
对于国内的VLOG来说,他们的收入最主要的还是广告,当然打赏、礼物也能做一些补充 。
不过对于一般创作者来说,拿到商业广告并非易事 。对品牌来说,短视频效果来的更快 。
创作者赚不到钱就很难坚持下去,单纯靠爱发电是很难把用户量做上去的 。平台也没有能力一直向创作者输血,总体而言,VLOG的造血能力不足 。
事实上,近几年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相继推出免费的剪辑工具,更加挤压了VUE的生存空间 。VUE无论是在工具上还是社区上,都不再具有突破的可能 。它的停运是意料之中的 。
【投稿|2022下半年的第一个告别:VUE要停运,很多网友却舍不得它】也许几年后就没有再记起VUE,它只是成了风口消停的一个注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