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们为获取在网上免费的资源,找啊找啊浪费时间,从来不去计算浪费掉的机会成本。
我们口口声声高喊着时间就是金钱,却在抢红包的过程中浪费掉一个又一个夜晚。计算过各种APP每天收割了我们多少时间吗?
想过如果每天拿出这部分时间用于个人价值成长上,还会抱着手机天天刷吗?
曾经被你收藏起来的文章,你又重新读过吗,你又记住了多少,你又把它用在生活中多少呢?
在别人那儿,我们只是廉价注意力的提供者,朋友圈,微博将我们注意力收割后,高价买掉。
【大部分人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滴滴、外卖、微信、淘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我们的生活方式被各种APP改变,满足我们的需求,
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在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别人为我们提供出行方便,别人为我们提供社交需求,这或许就是财富被别人赚取的原因,我们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他们想要的需求。也就是说相对于别人来讲,我们只是一个索取者。如果我们能够成为提供需求的人,或许也能财务自由吧!我们习惯了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呢?说白了就是如何把自己买一个好的价格,就是赚提供服务的钱。


有些事情总以为自己想的非常明白,可真正需要写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合适的词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大概是因为没有真正明白吧。想要讲清楚一个事情,首先要做到结论清晰明确。论据有力,信息可靠。而其中最小组成应该是各种概念性东西,概念性的东西有时看上去是明确的,细想却含糊不清比如爱国家。“我们国家是伟大,当然,有时候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会做出一些牺牲,但是我们的动机是好的。不像其它国家那样,我们是民主的”。我们的画家是伟大的。其它国家的公司的也会这样说自己的国家吧,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那就可以不顾及其它国家利益了吗?做出一些牺牲,牺牲的是大众,还是当权者的利益?动机是好的,就能够掩盖“不为人知”的做法吗?语言这个东西太神奇,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巨大的坑里,“自以为自己知道”的大坑里。更可怕的是“还不知道自己在坑里”。概念不清害人不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