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你所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文章图片
文/远穆
1.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而又骄傲,个性张扬,因此,在面临社会一步步的削减工序时,我们总在拼命反抗,显得偏执和张扬。
【你所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像是飞蛾,在奋不顾身的扑向远方的微光。
自认清高,不愿甘愿融入人潮,那些麻木冷漠的面容,像是这个城市背后操纵的社会机器,在周而复始的运转,停下来的时候,你从旁边半透明的玻璃橱窗才寻觅到,一个像极了自己的脸庞。
不知不觉中,这个城市的庸碌和繁琐正驱赶着那些飞蛾,那是一个假象,原以为自己到达了光亮的地方,期望却在此之前燃烧殆尽。活在我们脑海中的另外一个自己,也在那场灾难中彻底消亡。
不过,总有人,在这个城市寒冷狭小的十几平米内延伸着对未来无限的遐想。
2.
人生总有不如意。有些人在低谷中站起,有些人永远的跌进了谷底。
站起来的人是生活的勇士,也在这个过程,他们拥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生活让人遍体鳞伤,却从来没有真正想要剥夺过我们生活的权利。伤口再痛再深,只要不够致命,终有愈合之日。
最为困难的,是如何去度过这个艰难的过程。
生活节奏在快速加剧,唯一没有改变的却是伤口愈合的速度。旧伤未愈,新伤不断,一次次的走出阴霾,又一次次的步入尘埃。身边总有生命的佼佼者,他们不曾感受疼痛,不曾体会人生的千回百转,不曾知晓你所经历的伤痛。他们只是轻蔑地嘲笑着那些丑陋不堪,满是伤痕的躯体,将那些人历经伤痛和折磨之后换来的珍贵,随意的踩在脚底,然后,连头也不回的走开。
他们践踏的珍贵,是这些人对生活的斗志。
那真是一场灾难,对于经历那场变故的人来说。
我在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也曾经对这样的现实抱着少许的期望,原本以为无比成熟的自己,在亲眼目睹这一幕之后,才明白了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社会是不公平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自然规律面前,为了免于被社会淘汰,每个人都在拼劲的全力的生活。必须承认的是,在社会顶层有很多人,他们潇洒自在,过着有些人拼劲一生也换不来的生活。那些羡慕,嫉妒,不甘,仇恨,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划分人群的介质,彻底的,将拥有这些情绪的人永远的隔开。
生活往往赋予我们的,就跟我们赋予生活的情绪一样。平行的生活世界,既然自知不会产生交集,那么就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试图维持原本对生活乐观的平衡,然后在不竭余力的找到与原本生活平行的生活,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就像一个人,用正确的方式,去试图改变当下不满意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所失去的,都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3.
黑夜,灵魂逃出肉体的束缚,在洒满星点的天际中漂流。
那时,只有一盏昏黄刺眼的光亮在陪伴着我。白日里,那些喧哗冗杂的市井,川流不息的车潮,密集丛生的高楼,蜂拥而至的人群,都全部化为指间敲打的节奏,一字一句的从脑海深处呈现在我眼前。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仿佛孕育了无数生命,让它们在字里行间的世界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于是,习惯了黑夜,习惯了与自己独处,慢慢地,开始感觉孤独。
创作一个故事的过程孤独且充满忐忑,加上原作者对每一个字的斟酌和纠结,以及反反复复删除和书写的文字,之中无疑要牺牲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精神层面的劳累与疲乏丝毫不逊色于肉体。并且大多时候,这样的牺牲收效甚微。
大部分的写作者,都是孤独的。写作是他们反抗孤独,麻痹意识的方式。他们的精神世界处在自己创作的时空里,自然不会留意黑夜漫长的流逝。
夜以继日,他们用一小部分时间,来完成与现实世界的隔绝,用剩下的时间,钻进独自占有的世界。
我认识一位作者,她曾经在文章中提到,因为不知道如何用文字来表述悲伤的负面情绪,她便决绝果断的向男友提出分手。在现实世界中,她选择将自己置身在伤感的涡流,然后在回归到创作的世界之中。
她失去的爱情,给予了她创作的灵感,也给她换来了不少读者,终是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
4.
人生于世,需要早点明白一个道理。
别试着去强求,别想着去占有。
你所失去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生活遵循着自然的守恒原则,一个人就代表着一种得失,无数的人形成了无数的得失。得与失之间环环紧扣,它们紧密相连,促成了整个社会赖以循环的生存模式。
有的人失去了,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有的人得到的并非自己所想,生活需要顾全大局,对此,它也无能为力。
时刻告诫自己,别太急功近利。凡是光鲜亮丽,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一开始会在意得失,想要急切获得回应,就像将一块石头扔进了一口黑暗的深井,去揣测井底到地面的距离。自以为是,自以为找到了最精妙的方法,却发现根本听不到石头落地的回响。然后去怀疑,质问,迎合失落的情绪。时间一长,便会失去坚持的斗志,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或许,只要在等一等,就会听到想要的结果。
没有无底的井,只缺耐心的人。
寻求真相需要代价,实现梦想也同样如此。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所失去的一切,都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追寻什么,就要做随时会失去的准备,生活是守恒的,不可能让人一应俱全,你看到的,是别人得到的。你得到的,又是别人失去的。欲望不同,对于得到的认知也就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成为别人,殊不知,也有很多人渴望着想成为自己。
5.
你所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很简单的一个事情。
因为失去之后,总能顿悟很多道理。
因为失去之后,总能放下很多得失。
因为失去之后,再也没什么好失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