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书|读书是书 见人是人

周国平在《把心安顿好》一书中写到“现在我的生活基本上由两件事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获得灵魂的享受;另一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


【读书是书|读书是书 见人是人】我不是一个会社交的人,很多时候与人聊天会暴露我的无趣,所以更多时候我选择微笑或者是沉默;我不是一个会喜欢功利的人,不是清高而是觉得这样太累,被很多物质所牵绊与束缚,所以更多时候我选择知足或者是逃离。
读书与写作不是我的爱好。小时候最讨厌看书,当小朋友们捧着一本书沉醉于知识的海洋里时,而我喜欢看各种肥皂电视剧,然后披上大围巾把自己想象成小仙女;小时候最讨厌写作文,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能写上一个下午,桌上摆着好几本中学生作文集,最后东凑西凑地凑成一篇作文。我一直都不会写文章,因为想不出写什么,没有情感,没有经历,只会学着别人的样子照搬照抄地模仿,不过却这样地当了将近九年的语文课代表,正是出于这个缘由,对文学也有了特殊的情感。
20年里看的书只是冰山一角。小学时候印象最深是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其中的动物故事不逊于人类的感情甚至更为动人;中学时候看得最多的是类似如何写成满分作文的指导书,从而导致那几年里写的作文成了应试教育里的牺牲品,只有华丽的辞藻而无真实的感受。到了现在的大学里,读书和写作成为了无聊的消遣,我承认如果我在学校忙的不可开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聚会,也许并不会静下心去读,闲下心去写。
一般喜欢看男性作家的书,可能是异性相吸的缘故也不一定。欧美的作品很少读,因为讨厌记里面的名字。日本文学中对于东野圭吾很偏爱,每一本推理小说中都隐藏着复杂的人性,我特别执着于在复杂的事件里寻找简单,而复杂的人性无非善与恶罢了。中国现代作家里最为佩服者属余华,一个善于描绘小人物大故事的能人。最近看得最多是随笔,韩寒,冯唐等人文风锋利随性,周国平平静淡然。再者,各类言情看得不多,听得不少。总之,喜欢凭心情看书,不为什么只觉得很舒服。
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挺俗气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恐怕永远想不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美好的诗句。文艺的句子出现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中无比接地气,看到震惊的画面仅仅只会“哇”的一声感叹。所以我读书和写作,不把它归到灵魂的享受,对于我实在太为高尚了。就像我喜欢安静听人说,他人把他的想法感受传达于我,我不说但能懂,只要静静听他就足够了。同样阅读也是一种交流,两方无声的交流,不说话也能懂,就显得更为珍贵,有意思了。因此更愿意把读书和写作比喻为一次无声的说话。
之前提到我不喜欢交际,严重点说应该是厌恶。不适应于新环境,到了一个新地方也不擅长交新朋友。所以我的朋友都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相处后才慢慢熟络起来,我真的很慢热。但是熟悉之后,庆幸的是从未断过联系并且都是相互真心对待。我想要的是在熟人面前真实的自在,而非一种表面,因为表面的我是拘谨的。
世上有三类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前两种在我这里都已存在并且在其中获得的幸福感已满足。后一种还没有经历,但我一直相信它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看到一句话:相似才会心有灵犀。可能那人也在不远的未来与我心有灵犀,越来越近之后便不会分开,这样慢点也足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