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ID

取名是个技术活,高手能够把名字起得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或者至少一见欢喜自带流量。作为一枚纫针且文学属性加持不够的理工女,起名一直是我的弱项(说得好像有强项似的…)。

我一直森森怀疑是这是遗传的结果,我的大名就是我爸查字典随便选的。当初我生下来,我爸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是居然个女娃,之前准备的那些刚啊强啊的名字都用不上了,彻底蒙圈了好几天。那几天,在医院里,别人都叫我“陈58”(我妈58床),“把陈58带去洗澡了”“陈58该吃奶了”...
【说ID】直到出院,我爸才从震(shi)惊(wang)的状态中慢慢恢复过来,随便翻到字典某页,闭着眼睛点了一个字,就成了我的大名。
我的第一个ID,是“Caddy”,那个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我灰常赶时髦地跑到成都电信局(对,还没有分家,不好意思,我就酱老)办了一个拨号上网,成了全成都第7个用户。
当时用14.4k的猫拨号上网,每次点上网,它都会各种“吱...啪...滴啦滴啦”地怪叫一阵,才能连上伟大的英特奈特,这点网速做不了什么大事,就能上个BBS,玩个mud。然后,我发现,我是成都BBS上唯一的一个女的。
知道这一点我很鸡冻,心想一定要起一个柔情似水的名字,彰显我的女性魅力,于是用文曲星英汉词典查了好久(强大的遗传啊),选了Candy这个词,输入的时候,手一滑,变成了Caddy。
那是互联网初期的初期,瀛海威刚刚成立,女性在BBS上是个稀有物种,大家为了验证我真是女的,专门组织了聚会,聚会的时候,大家感慨地说,聚会了三次,终于见到一个真女的了。
在那个BBS上,因为女性的身份,我受到了好多关照,论坛有个四川电视台的大哥,还在第二年妇女节,特邀我做了一个访谈,叫做”发电脑烧的女人“,放在四川卫视上,全国播出。
这个ID,变成了我的英文名,一直用到了现在。
前几天有个黑人小哥的视频,讲英文名字里面那些坑,其中说”Candy“一般在国外是夜总会女孩子用的,我边看边默念,好险。
我的第二个ID,是”Siginlayio",这个ID有个特别赞的属性,一般不会重名,因为它本来就是个错别字,是我生造出来的。它的读音,其实是”好きなよ”,就是喜欢的意思。
那时正好跟先生在谈恋爱,属于暧昧不明的阶段,各种隐喻都用过了,各种礼物也送过了,但还没有说清,我就出差了。
出差的地方在内蒙古,一个饭前要喝三杯,饭后再来五杯的地方,我经常还没有见到热菜,就英勇地倒下了。
有一天,我吐完正在饭店外面醒酒,他发了个短信过来“ni hai hao ma? shao he dian jiu",(对,那个时候手机还不支持汉字短信,我就醤老),心里一暖,借酒装疯,给他回了一段”wa ta xi wa, siginlayio anata desiga。” 就是”私は好きなよあなたですが”——我喜欢你,这个表达其实很汉语化,不合文法,但是同为日漫迷的他,能够看懂。
从此,Siginlayio成了我的另一个主要ID。
“天仙酒”是我的第三个ID,那个时候正好在外企工作,每天压力山大,唯有打游戏减压,那段时间就是上班、游戏,无穷循环。从红警开始,打帝国、打星际、打大菠萝(你没猜错,我就醤老),直到DOMO出了天之痕。
那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啊,从画风、到音乐、到情节,我认为是大宇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手机铃声就是里面的音乐,我起码打穿了4次,每次都内牛满面。
天仙酒就是里面的一个药剂,用了之后,可以狂增攻击,正好那个时候电商兴起,于是它成了我很多电商平台的ID。
第四个ID是“春风笑”,起这个名的时候刚生完娃,还在家休产假。话说带娃还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前两个月的呆傻状态,简直就是单纯的付出和折磨,至今我落下了没有时差的病根,无论去任何国家,基本上不用倒时差,随时能睡,随时能醒,就是拜娃所赐。
我宝大约三个多月的时候,一天半夜,我喂她吃完奶,把奶瓶从她嘴里抽出来,她美美地“吧"了一下嘴,露出了没心没肺的满足笑容,带着笑睡去。
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了李宗盛的那句歌词”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此情此景,涌上心头,像相片一样,烙印了进去,再也无法磨灭。
于是,从这一刻起,我大多数社交工具上的名字,都变成了”春风笑“。
在这个世界上颠簸,努力过,也游戏过,痛苦过,也开心过,这些感受,都伴着我的ID,沉淀了下来。时光一段一段地过,我一点一点地成长、变老。每一个ID,都是我一个阶段的记忆,是我的一部分。
我特别怕有一天我老了,忘了这些事了,变得粗糙了,体会不到这些感情了,所以,我要写下来,作为纪念。同时,我想要一直拥有这样柔软和易感的心,永远年轻,永远真实,永远热泪盈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