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

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零态LT , 作者|梁潇 , 编辑|胡展嘉 , 运营|陈佳慧
风口爱好者罗敏又开始追风口了 。
7月17日 , 趣店创始人兼CEO罗敏、明星傅首尔、贾乃亮一起在抖音直播间做吃播带货 。根据蝉妈妈显示 , 这次直播 , 观看人数超过9500万 , 单场累计销售额达2.5亿元 。7月18日 , 在“趣店预制菜”品牌战略发布会上 , 罗敏宣布入局预制菜 , 并表示未来三年要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 。
直播间、预制菜都是当下依然处于风口的行业 , 从2017年带领趣店上市 , 市值从超过100亿美元到如今3亿美元 , 又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 , 趣店甚至收到纽交所退市函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罗敏 , 自称预制菜将是他的二次创业 。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 趣店转型的故事大多以失败告终 , 校园贷、奢侈品电商、高端家政、大巴汽车等 , 此次罗敏豪赌预制菜 , 行业褒贬不一 , 有人认为作为创业者 , 罗敏鲜少去深耕一个行业 , 新东方的成功 , 让他快速也跻身于此 , 哪怕被董宇辉拉黑 , 依然会淡然谈论此事 。
但 , 罗敏的这一次转型 , 能救摇摇欲坠的趣店吗?
转型项目为何屡转屡败【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根据财报显示 , 趣店一季度总营收2.018亿元 , 同比下滑60.9%;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1.428亿元 , 同比下降超120% 。遭遇广泛质疑的趣店在上市后确实做过一系列努力转型 , 但没有一个项目能挺过两年:
2017年年底推出大白汽车 , 主打汽车以租代购 。2018年9月 , 大白汽车被曝出正在大规模关闭门店 , 将全国179家门店关至48家 。2019年5月 , 趣店集团在财报中宣布大白汽车将暂停新车销售 , 标志其正式关停 。业界人士认为 , 大白汽车以租代购业务对市场认知严重不足 , 扩张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 。
三年后的2020年3月 , 趣店推出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 , 万里目上线之初 , 邀请众多明星为其站台 , 还用百亿补贴来杀进奢侈品电商市场 。2020年6月 , 趣店用1亿美元投资寺库 , 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 双方将在全球奢侈品电商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寺库很快就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屡遭用户投诉遭遇困境 。此外由于缺乏跨境奢侈品电商经验 , 导致万里目依旧出现奢侈品假货这一大问题 , 2021年4月 , 万里目公开库存清仓 , 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
但罗敏似乎还未总结失败的经验 , 新项目便又开始了 。在万里目项目成立10个月后 , 罗敏又沿用万里目品牌创立了少儿教育品牌——万里目少儿 。这个少儿教育项目曾是趣店的希望 , 结果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 , 仅运营一季度 , 趣店当季财报营收下滑46% , 而后季度营收同比减少59.1% 。
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
文章图片

 罗敏在社交平台告别少儿万里目
结果到了2022年3月 , 罗敏在朋友圈发布万里目少儿项目的告别 。
尝试不仅于此 , 趣店还曾孵化出“唯谱家”和“趣学习”项目 。“唯谱家”主打“全能家政师”业务 。“趣学习”是之前项目的延伸 , 主打0~9岁儿童的素质教育 。当然 , 如今也都没了踪迹 。
可见 , 趣店曾迫切希望转型 , 其真正原因 , 在于主营金融借贷业务负面太多 。而后国家对消费金融加大监管力度 , 趣店正常营收大大降低 , 急需一次成功的转型来摆脱困境 。
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 , “趣店上市后推出的转型项几乎都是在投机、蹭热度” , “来得快走得快” 。在众多互联网从业者看来 , 趣店转型的一次次失利 , 都与罗敏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对自身认知不够息息相关 。“罗敏的思路 , 从来都是割韭菜思路 , 他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去做过什么真的事业 。对他来说 , 只有一个逻辑:韭菜够不够多 , 镰刀够不够快 。”媒体人、作家连清川在社交平台发声称 。
这次趣店高调加入预制菜赛道 , 罗敏是怎么想的?
预制菜:真东风还是假风口根据6月份发布的《抖音食品饮料行业报告》显示 , 与2021年同期对比 , 2022年1-4月预制菜抖音销量增长了1503% , 预制菜逐渐火热 。
为什么预制菜能火?笔者认为主要是疫情对线下餐饮店的影响 , 预制菜具有较好便利性 , 快速吃上饭菜吸引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或许罗敏也是看中这一风口 , 再次重金杀入这个 , 7月17日 , 罗敏抖音账号一共直播19小时 , 打破了抖音直播带货纪录 。
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
文章图片

罗敏和贾乃亮在卖力宣传
这场直播的费用还包括:1500台iPhone用来抽奖 , 花销达到一千万;直播当天刷至少1000个嘉年华 , 费用三百万;贾乃亮的出场费是百万级;0.01元预制菜背后的货补 , 100万份级别 , 价值超五百万 。
直播行业分析人士粗略计算 , 7月17日趣店罗敏的直播活动 , 花费过亿 , 生生砸出好几个热搜 。随后一天 , 趣店股价暴涨40.3% , 截至7月19日交易日前 , 趣店总市值从3亿美元上升到4.22亿美元 , 折合近10亿人民币 。
投稿|趣店屡转屡败,罗敏屡败屡战
文章图片

趣店股价
看来这花一个亿换来10亿的涨幅 , 是值得的 , 但业界也有不同看法 。
互联网研究员冯涛对零态LT(ID:LiingTai_LT)表示 , 趣店的校园高利贷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 给出的回应也没有让市场信服 , 导致主营业务不断缩水 , 上市后又各种追赶资本风口 , 预制菜能给趣店分担多大压力 , 从以往经验来看 , 并不看好 。”
纽交所退市警告后 , 趣店方面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 在谈及预制菜时 , 罗敏声称 , 期望能为全球数亿消费者提供方便好吃干净的食品 , 也希望通过努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微小而又美好的改变 。
但目前来看 , 这好像只是说说 。
众所周知 , 预制菜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分散度高 。国内预制菜相关企业整体规模并不大 , 产业全流程规范体化系尚未形成 , 由于国内的冷链运输、地域性饮食习惯等结构难题 , 市场也缺乏标杆企业 。
预制菜还有个难题就是口味问题 , 一位餐饮从业人士告诉零态LT(ID:LingTai_LT) , 中餐很难用统一标准去限定 , 好的饭菜必须要大厨来烹饪 , 形成餐厅特色 , “如果换成料理包 , 顾客体验到的口感跟厨师做的差距依然较大” , “因此预制菜对厨师的替代性有限 。”
这位餐饮人士补充道 , 预制菜这个商业模式早在2015年就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做 , 也诞生出如像我厨、青年菜君等品牌 , 后因种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做预制菜重要的是商品 , 但餐饮人认为做预制菜核心还是商品规划 。商品规划决定上什么特色产品 , 在正确的时间点去卖 , 获得爆品的机会 。比如预制菜如果在盛夏推出烤全羊预制菜 , 显然很难成功 。预制菜不仅仅在做餐饮产品 ,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消费者 , 才能够走得更长远 。
在这个基础上 , 趣店的预制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清晰的商品规划 , 再加上高效的运营才能把预制菜做得更好 。
与主业关联不大 , 如何竞争 2022年以来 , 预制菜成为投资界火热的标的领域 , 包括一些地方政府、零售企业、创新企业纷纷围绕预制菜做转型 。趣店主业就是做分期商城的 , 布局预制菜跟分期主业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 , 
罗敏宣称 , 趣店账面有120亿元 , 投入预制菜的预算上不封顶 , 未来希望开20万家线下连锁店 , 成为预制菜领军者 。这样来看 , 预制菜跟趣店原本的主营业务并无关联 , 只是之前打下的财务基础能够帮助到预制菜业务的发展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1年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超过一万家 。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一众预制菜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 对趣店更是 。
那么趣店的预制菜要想做到行业头部 , 以下这五大能力尤为关键:
第一点:要有好的产品能力 , 没有好的产品别的都不要谈 , 这是核心;
第二点:要有渠道能力 , 有好的产品需要通过合适渠道卖给消费者;
第三点:品牌能力 , 提升自己品牌力 , 把营销做好;
第四点:供应链能力 , 拥有了足够规模的供应链 , 就有了议价能力、把成本控制;
第五点:组织能力 , 发展全国的每个区域 , 每个分公司组织好 , 团结协作总公司才能好 。
小而美的消费品公司是做不成头部的 , 趣店已经投入如此之多 , 只有做到成本最优 , 且渠道网络充分覆盖 ,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
去年双十一期间 , 天猫、京东两大平台预制菜销量增速在50%以上 。因此 , 最后C端胜出的渠道应该还是是互联网平台 。
而目前国内的预制菜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且行业竞争分散 , 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存在诸多挑战 , 哪家企业能脱颖而出 , 仍存在变数 。
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健康理念、食品安全隐患、行业监管等问题并不会随着预制菜未来需求量的增长而消失 , 这也是趣店直接面临的挑战 。
预制菜赛道还有很长的时间去赛跑 , 趣店也需要来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在做转型项目时 , 预制菜或许是条好路 , 而手握120亿现金的趣店 , 这次预制菜的投入能坚持到罗敏翻身的那一天吗?只能期待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