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最好的小镇做题家,都在硅谷敲代码

印度|印度最好的小镇做题家,都在硅谷敲代码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猛犸工作室(ID:MENGMASHENDU) , 作者 | 马欢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在印度小镇做题家的心中 , 谷歌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 , 是他们最大的榜样和动力 。
不富裕的家境 , 重病的母亲 , 童年没有电子产品 , 睡觉的时候没有卧室 , 只能和弟弟挤在客厅里打地铺 。就连考上印度理工后 , 也只能淘一个便宜的二手书包前去报到 。
但凭借优秀的成绩 , 他获得了导师推荐 , 拿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
随后的人生 , 就是进入硅谷、加入谷歌 , 一路做到CEO , 成为“打工皇帝” 。2019年皮查伊的待遇登顶 , 获得了高达2.80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的天价薪酬 , 是全球科技公司CEO工资最高的 。
当然 , 不是印度小镇做题家都能达到皮查伊的高度 , 但对他们来说 , 只要考上印度理工 , 在美国大厂找到一份工作 , 就算得上印度社会广泛认可的成功人士了 。
印度|印度最好的小镇做题家,都在硅谷敲代码
文章图片

皮查伊(右)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打工皇帝”   图源:皮查伊个人社交媒体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研究发现 , 印度裔已经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之一 。在过去40多年里 , 人口几乎每10年就增长一倍 。截至2019年 , 大约有270万印裔拥有美国国籍 。
这些移民美国的印度小镇做题家 , 也被广泛视为移民群体中的“优等生” 。数据显示 , 25岁以上印度移民 , 近80%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 他们中大多都集中在IT行业 , 也有部分从事管理和金融行业 。
他们的收入也十分可观 , 从印度来的移民家庭收入中位数达到13.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9万元) , 相比之下 , 美国本土居民家庭收入中位数只有6.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罗伯特·阿诺夫认为 , “印度是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
印度网友因此在社交平台上欢呼:“我们印度人一出生就是天才!”
“我的老父亲为我流泪”在印度小镇做题家的心中 , 桑达尔·皮查伊家境和读书经历和他们如此相似 , 上升路径却如此梦幻 。
在许多人看来 , 皮查伊的人生转折点在于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 但他的印度小镇做题家“同袍”们却很清楚 , 转折点在于考上印度理工 。
冒着屡创高温纪录的夏天 , 17岁的苏瑞吉和父亲离开家乡 , 坐上简陋的火车 , 准备参加印度理工大学入学考试 。他家境一般 , 念的是家乡的公立学校 , 但他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
 
苏瑞吉的父亲说 , 自儿子开始上学起 , 家里除了书籍 , 就几乎没有其它娱乐了 。读书成了苏瑞吉青春的唯一主题 , 他的小房间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 , 课本堆满了每个角落 。
【印度|印度最好的小镇做题家,都在硅谷敲代码】“越是难的物理和化学题 , 我越感兴趣 。”苏瑞吉说 , 他能一眼看出老师讲课的错误 。
因为成绩优异 , 学校减免了苏瑞吉的学费 , 还提供了部分奖学金 。
最终 , 苏瑞吉不负众望 , 考上了印度理工学院 。他在家乡成为了英雄 , 邻居们纷纷伸手摸他 , 想沾点学霸的运气 , 当地学校也纷纷邀请他去分享学习经验 。
 
苏瑞吉的父亲已经开始畅享儿子的美好人生了 , 他甚至打趣地告诉当地媒体 , 他的儿子要成为谷歌下任CEO , 带领全家走向巅峰 。
印度理工学院的录取率不到2% , 比很多世界名校都难考 , 但像苏瑞吉这样的小镇做题家们知道 , 只要一脚踏入这所学校 , 已相当于实现了阶级跃迁的第一步 , 接下来 , 他们需要:顺利毕业 , 赴美国深造 , 去硅谷找工作 , 就可以一步一步实现人生飞跃 。 
苏瑞吉还没正式进入大学校园 。“上岸”的前辈校友索拉博已经开始鼓励后辈了 。
身在美国的索拉博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 他毕业后经过多年努力 , 终于成为了一名硅谷码农 , 如今在亚马逊工作 。
“我现在过得很好 , 我开着奔驰 , 我还买了股票 , 我想我远在家乡的老父亲 , 一定会为我流泪的 , ” 索拉博表示 , “所以你们一定要对未来有信心 , 一定不要放弃 。”
“印度最畅销的出口产品”在一个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的印度 , 这些小镇做题家们 , 只有经过一场场残酷的考试 , 才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人生 。而小镇做题家的成功故事 , 总是能引起印度社会广泛的关注 。
能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又赴美深造的 , 已经是印度国内万里挑一的精英了 。他们英语和文化优势明显 , 他们熟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 既有过硬的专业实力 , 又有学习的毅力 。
这些成绩优秀的印度小镇做题家 , 进入美国职场后并不独来独往 , 反而是互相关照提携 , 抱团作战 , 层层包围整个硅谷 。
如今 , 数据显示 , 硅谷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来自印度 , 中高层管理者中 , 印度人的比例则更高 。排名前几的科技巨头 , 除了苹果外 , 几乎全都被印度裔CEO包围(微软、谷歌、IBM、Adobe) 。而在其它世界500强企业中 , 如百事可乐、万事达、联合利华、标准普尔等企业的CEO级别高管位置也都被或曾被印度人收入囊中 。
 
印度本土在自豪其人才优秀的同时 , 也惋惜人才的流失 。媒体把这种人才流失比作成“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 , 吃的是印度的草 , 最终挤奶的却是美国人 。
因为80%的毕业生流向海外 , 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甚至被美国媒体称为 “印度生产的最畅销的出口产品” 。
印度学者统计 ,  加上其他的职业移民以及签证入境 , 印度每年流入美国的人才总数近20多万 , 流向美国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理工科人才 , 他们最向往的行业是计算机 。
印度人类发展研究所经济学者萨尔提·阿查利亚感叹道:“我们国家培养的最好的人才不留在国内 , 他们都出国 。”
大量的人才流失 , 让许多印度人痛心疾首 。莫迪政府也曾承诺创造一个吸引人才和扭转人才流失的有利环境 , 但人才外流现象不见好转 。印度人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阻止这场前仆后继的移民大潮 。 
因为印度根本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提供给他们 。
数据显示 , 印度的GDP年增速高达8%以上 , 但就业增长不到1% 。2021年12月 , 印度的失业率甚至有所上升 , 从11月份的7%升至12月的7.91% 。大学毕业生失业尤其严重 , 失业率为19.3% , 是全国平均失业率的2倍多 。
以最热门的计算机行业为例 , 尽管印度程序员举世闻名 , 但在印度能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和待遇十分有限 。在美国硅谷 , 一名大厂程序员年薪可以达到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万元) , 但在印度本土 , 做一个外包公司的码农 , 年薪也就是15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3万元) , 尽管这个收入印度算很不错 , 但和美国码农比 , 差距太大 。
 
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 , 曾去过硅谷 , 号召那里的印度人回去发展 。“我相信 21 世纪一定是印度的世纪!……我对印度如此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国家 , 我们 65% 的人口都在 35 岁以下 。一个有着 8 亿年轻人的国家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莫迪在演讲中激情澎湃 。
但对于千千万万的印度小镇做题家来说 , 口号不够 , 还要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