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好才能“家和万事兴”

家风好才能“家和万事兴”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新春佳节,在人们纷纷感慨年味越来越淡,走亲戚放下礼当(“礼当”陕西方言“礼物”)就走简直像送快递的叹息声中,朋友圈里几位朋友的“×氏家族年会”,“合家欢全家福”,“陪亲人旅游”等照片也闪亮登场了。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看得眼馋耳热吧,反正我是很羡慕的,尤其因为他们是我很熟悉的朋友,他们一大家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他们那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也是名副其实的!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过年回家,亲戚聚会也显得步履匆匆,亲人聚起来也似乎很不容易了,七零八落聚在一起的少数人之间也好像少了热情,多了隔膜。
相比之下,那些能够欢聚一堂的大家庭,就格外令人注目了。人家就不忙吗?人家家里没有人在外地工作,都是本地工作居住聚起来很容易吗?
实际情况是,这几个朋友的家族里,在外工作的人还挺多,大家也都很忙。但是,每年春节,亲人们无论如何都尽量赶回来,为的就是和亲友见一见聚一聚。
他们的互相拜访也绝不是敷衍了事走过场,也不搞疲劳战,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的没必要。这些家庭的做法是,大家提前商量好日期和地点,可以是一年一轮流,今年去我家,明年在你家,或者一块去个饭店聚一聚。
这样,反而是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大家不必赶场子,也不会计较对方来没来自己家探望。亲友们在一块尽情地吃喝玩乐,闲话家常,既舒畅又开心,真可谓放松身心的假期聚会。
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探望一年没见而又出行不方便的年长亲戚,陪着说说话,讲讲各自的情况,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拉近了心的距离。新的一年里,大家也将会在亲人的祝福里走得更踏实更有力!
这样的氛围是一种享受,它有别于封建社会家长制下的束缚和勉强,也不同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家的淡漠和言不由衷。它是亲人们心心相印的见证,它是尊老爱幼的美好,它需要一个家族所有人齐心协力共树美好家风,它代表了一大家人团结友爱的信心和决心。
“家和万事兴”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名言,也不能只是劝解家庭矛盾时的说辞。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深刻理解“和”的内涵,并在生活中认真践行。努力做到不仅三四口人的小家庭要和和气气,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大家庭甚至和姑表姨舅之间也要和和美美。
如此“家和”,必会“万事兴”!那种子贤父孝,亲人和睦,家庭幸福,生活甜美的理想,也便不再只是空想了!
然而,这却真的是许多人可望不可及的美梦!太多人喊过年累,更多人为亲情苦,那种真实的幸福无影无踪,存在的只有形式,而且无法改变。
真的不可改变吗?答案应该是可以,因为在喊累喊苦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对美好关系的渴望。

家风好才能“家和万事兴”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谁不希望生活在幸福和谐温馨的环境里?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我们都可以拥有好的家风和家庭氛围,整个家族的成员也都可以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每个家庭或者家族应该有自己的家训,也可以称为大家共同信奉的精神信仰。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经典著作《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是这方面的榜样,还有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纪晓岚的“四戒”,“四宜”等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典范。
其实如今在老百姓自建的房屋门前匾额上,往往可以看到“宁静致远”,“ 勤和家兴” 、“厚德传家”等字,这里面凝聚着人们的祝福和希望,也可以看作家风家训的缩影,应该远不是仅仅为了好看。
信守这样的精神航向,一个家庭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其次,长辈应该率先垂范,成为后辈的榜样和领路人。后辈也要尊敬长辈,向长辈学习,孝敬父母,善待家人。
长辈应该时刻为子女后辈的团结友爱付出心血和智慧,竭尽所能的让一家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是一个家庭可以迎风雨历坎坷的根本所在。
在这一点上最忌讳的是父母长辈的偏心,一碗水总是端不平。这是造成后辈人兄弟不睦姐妹不和的重要原因,后边也就别指望一家人多么和谐了。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和亲友接触,培养孩子和亲戚家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消除孤独感,学会和手足同伴之间的相处。这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和亲友相处好的孩子,将来和同学同事朋友相处也必定不会差。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慈子女孝,这应该是互相的。一味苛责父母这不好那不对,或者偏执地把一切怪罪到孩子不孝顺都很愚蠢。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正常健康地成长。孩子长大了,要孝顺父母走正道。如果和父母有了意见分歧的地方,应该善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多体谅父母,多为父母着想。
父母子女双方都应该努力,这才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前提。扩大到一个家族也是如此,只有所有的长辈晚辈学会换位思考,心系一处,共建家园,才会拥有文章前面提到的和睦融洽氛围与和谐关系。
第三,亲人之间应该多交流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不要人为地制造隔膜。生活中许多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缺乏沟通,或者说不会正确交流。
有事了和家人说说,累了靠着家人歇歇。高兴时和家人分享,难受时找家人诉苦,让快乐变成双份,让痛苦有人分担。
沟通时注意方式,交流时顾及对方感受。放弃简单粗暴的态度,多些耐心温和的包容。人与人之间靠的是理解,亲人更需要心灵上的不断融合。一来二往加深了感情,漠不关心一定会渐成路人。
最后还应该强调的就是,多付出一些,少计较一点,为亲人奉献出自己应有的爱和帮助,让家的航船行走在阳光和温暖中。
一个人在家里都不舍的付出,还能指望他对社会对他人有所帮助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看对方能不能合作,只要看他对家人好不好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外边和颜悦色,对上司奴颜卑膝,对朋友尽心尽力。可一回到家里,他立刻成了暴君,成了老爷,对家务不闻不问,对家人爱理不理。在小事上和家人不和,为鸡毛蒜皮与亲人斤斤计较。这样的人,即使外边的事业做得再好,社会上的人脉再广,他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后的结局也免不了一败涂地。
真正成功的人,他一定是爱护家人,无私于亲人的。他会把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作为他人生的重要内容,他会竭尽全力关心帮助家人,他会用爱和付出为亲人营造一方温馨的港湾,他认为外边再好,也不如家人的微笑给他带来的内心宁静。
【家风好才能“家和万事兴”】总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需要大家拥有爱心学会奉献,更需要互相包容彼此体谅。如此,好的家风便会成为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精神指南,“家和万事兴”也将成为不难实现的梦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