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文 | 品牌数读
美宝莲线下全部关店的消息 , 让人震惊之余 , 又在情理之中 。
7月26日 , 有媒体报道 , 美宝莲将关闭全国线下门店 , 线下仅保留屈臣氏内专柜 。客服表示 , 品牌的线下门店正在陆续关闭 , 具体什么时候全部关闭还不确定 , 是公司经营重心的转移 。之前已陆续在各城市战略性撤柜 , 后续是否会重新开线下门店还不确定 。
品牌数读走访了上海部分美宝莲门店 , 门店内部正在做清仓处理 , 店员给出的解释是品牌调整 , 至于关店时间 , 各个城市、门店并没有统一的节奏 , 之后也可在线上购买 。至于调色师、WOW COLOUR等渠道是否保留 , 品牌数读向美宝莲求证 , 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
7月27日 , 美宝莲官方团队回应称 , “为顺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美宝莲纽约自2020年起逐步对传统线下渠道进行战略转型 , 以实现线上线下交融互动的体验店 , 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多元美的购物体验 , 未来将持续不断打造更强大的优质单品 。”
公开信息显示 , 这并非美宝莲线下第一次大规模撤店 , 2020年10月美宝莲就已撤出百货和商超渠道 。此次线下门店全部关闭 , 可看作是对线下渠道的全面清算 。
1997年入华 , 美宝莲也曾在国内市场有过高光时刻 。只不过25年之后 , 新的消费者和新的消费环境 , 让美宝莲和中国市场的故事重新打上了问号 。
80家购物中心门店待调整此次线下关店 , 主要波及全国80家美宝莲购物中心门店 。根据赢商大数据 , 在全国24城5万方购物中心中 , 美宝莲现有80家门店 , 主要位于广东(15家)、江苏(7家)、河北(5家)、山东(5家)、上海(4家)、北京(4家)、河南(4家) 。美宝莲的门店主要位于成熟商圈和区域商圈内 , 偏好万达广场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图源:赢商大数据
这剩余的80家门店 , 是美宝莲多次伤筋动骨调整的结果 。2018 年 , 美宝莲的小范围调整已释放出渠道转型的信号 , 至2020年10月 , 有媒体报道 , 美宝莲将从百货商场专柜全面撤柜 , 意味着美宝莲转型势在必行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美宝莲当时回应 , “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强化作为高街品牌的形象 , 美宝莲决定对线下渠道进行战略调整 , 从之前的百货公司柜台渠道转向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门店 。接下来美宝莲还是会有开店计划 , 门店类型主要是精品店 , 也就是开在购物中心或时尚商业街区的单品牌门店 。”
如回应所言 , 2020年1月 , 美宝莲于上海开出美宝莲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 , 位于吴江路四季坊1层的街铺 , 距南京西路地铁站步行50米左右 。
门店的特色是结合5G和AI技术的互动直播 , 可在线试妆 , 可通过AI算法360°取景快速匹配适合消费者的个性化色号 。加上当时上海55购物节的助推 , 欧莱雅对外表示第一季度实现了6.4%的增长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美宝莲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 , 图源:美宝莲官方微博
但首家潮玩概念店之后 , 美宝莲再无开店的大水花 , 反倒是回到了关店的老路 。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 , 美宝莲逐步“动刀”购物中心的门店 , 赢商大数据显示 , 在全国24城5万方购物中心中 , 美宝莲近两年关店量明显高于开店量 , 每半年度开业门店在个位数 , 而关店数在10家~20家 。按照前两年关店的节奏预估 , 最快2年美宝莲就能彻底告别单品牌店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美宝莲购物中心开关店情况 , 橙色线为关店 , 蓝色为开店 , 图源:赢商大数据
作为渠道转型典型代表 , 美宝莲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也后继无力 。大众点评显示门店仍在营业 , 但最新的点评停留在2021年9月份 , 近10个月没有新的消息 。
大众护肤品增长乏力曾经的美宝莲 , 也称得上的是国内大众彩妆市场的“一哥” 。
安信证券的数据显示 , 我国彩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 2020年CR10为 48.1% , 头部企业以国际品牌为主 , 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宝莲更是长期稳居龙头位置 。
但2019年之后 , 完美日记异军突起 , 在2020 年以 6.7%的市占率位居第二 , 与此同时 , 花西子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 2020 年市占率达到 5.1% , 排名第五 。
乘着风口崛起的国货彩妆品牌 , 狙击了美宝莲的市场份额 。
从数据来看 , 在2012年达到21.2%的巅峰之后 , 美宝莲市占率逐年下滑 , 在2019年跌下两位数 , 2020年虽然仍以6.8%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 但与第二名完美日记的6.7%相差无几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 “一方面 , 美宝莲本身的品牌力不足以和传统的高端奢侈品进行竞争;另外一方面 , 美宝莲又不是国潮之下的国产美妆品牌的竞争对手 ,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 必然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图源:安信证券研报
与美宝莲有相同命运的 , 是其母公司欧莱雅旗下的另一品牌“巴黎欧莱雅” 。根据欧莱雅集团2022年一季报 , 截至2022年4月19日 , 美宝莲所在的大众消费品部门(Consumer Products)增速最为缓慢 , 包括中国在内的北亚洲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增速也最为缓慢 。“现在大众彩妆品牌在线下都比较难盈利 。”一位美妆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品牌数读 。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投稿|美宝莲关闭全部线下门店,80家购物中心门店谁来接盘?
文章图片

 图源:欧莱雅财报
在不利的行业环境下 , 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又雪上加霜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22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 , 上半年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 , 同比下降0.7% , 其中化妆品零售总额为1905亿元 , 同比下滑2.5% 。
大众的定位 , 也决定了诸如美宝莲、菲诗小铺、悦诗风吟等品牌留住消费者的时间不长 。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时期的女性消费群体是大众彩妆最重要的受众 , 品牌们以性价比为杀手锏 。
如此往往无法伴随消费者成长形成稳定复购 , 自身受制于品牌定位 , 也难以通过“提价”等方式留住消费者 , 而面临更多高端化妆品在线上的“降维打击” , 美宝莲们不得不持续“烧钱”做营销、大规模开店、频繁上新来获取新用户 , 并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 这也造就了完美日记今时今日的困局 。
然而 , 即便在大众定位下 , 美宝莲也在打法上与新锐国货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等脱节 。在出圈单品上 , 完美日记有十二色动物眼影盘、小细跟口红等战绩 , 花西子有同心锁口红、空气蜜粉等爆品 , 其中空气蜜粉在互联网上拥有23亿多的种草话题 , 相比美宝莲 , 种草话题仅停留在2亿多 , 鲜有耳熟能详的出圈爆品 。
无法逆转行业趋势 , 也没有新角度与国货品牌竞争 , 美宝莲的没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补课互联网玩法放弃线下 , 转战线上的美宝莲享受到了快手等电商的流量红利 , 于今年开启了品牌自播 。其天猫官方旗舰店粉丝量已达1182万 , 并入驻了抖音、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线上渠道 。
此前美宝莲纽约品牌电商总监葛重霄对外表示 , 今年开店两个多月的时间 , 美宝莲就已经获得了超1000万的成交额 , 官方账号达成了超10万的粉丝关注 。但面对逐渐把它挤下618、双11各种成交额榜单的竞品们 , 美宝莲更像是在向竞品们补齐功课 。
从数据来看 , 2022年的“618”大促中 , 天猫美妆类目 , 美宝莲跌落前十 。而在京东香水彩妆类目的成交额中 , 美宝莲排在20名开外 , 成交额约547万元 。而第一名迪奥成交额为4564万元 , 第二名花西子成交额为2244万元 。
聚焦线上 , 可以看出美宝莲的孤注一掷 。但在国货品牌纷纷走向线下之时 , 押注屈臣氏渠道的美宝莲也有隐忧 。
从现有情况来看 , 屈臣氏正面临着自身的窘境 。在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叠加下 , 线下商业在拼命“内卷”来恢复元气 , 美妆集合店也正面临大规模的闭店潮 。
和美宝莲一样 , 屈臣氏也正在被年轻人抛在身后 。
虽然2021年财报显示 , 屈臣氏中国区零售额达到227.7亿港元 , 同比增幅高达14% , 创7年来最大增幅 。但从2016年开始屈臣氏就首次出现业绩下跌 , 在中国的营业收益为 209.14 亿港元 。
尽管随后几年出现回升 , 但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 , 又再次出现下滑 。此外 , 2015 年 , 屈臣氏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 5.1% , 并连续四年为负增长 。这也就是说 , 屈臣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
近两年 , 也有越来越多的国货美妆品牌开始走向线下 , 通过开设购物中心店、进驻新锐美妆集合店来向线下挖掘品牌势能 。而保留屈臣氏的渠道 , 虽然能保证美宝莲在保住线下的基本盘 , 但想要有大幅度的增长似乎有些困难 。
而渠道的背后 , 最终仍旧会回归到品牌力本身 。想要在“性价比”这条国货品牌内卷的赛道上进一步扩大势能 , 已有105年历史 , 入华20多年的美宝莲只有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 , 在互联网的玩法上进一步升级 , 才有可能真正破局 。
“对于美宝莲来说 , 当前最好的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自身的发展 。”江瀚补充道 。
  • 参考资料:根号C:美宝莲百货大撤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