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信贷管理
信贷管理水平不高,基础工作薄弱,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影响长远,危害极大 。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一方面使银行和信用社难以收回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另一方面,银行和信用社还必须支付储户的存款本息,这就剥夺了他们获取利益的机会 。人们知道,银行和信用社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们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客户创造的效益进行分割来实现的 。银行金融资产的质量往往体现在贷款的质量上 。不良贷款的高水平大大减少了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资产的流动性 。失去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必然会影响银行和信用社的经营效率,甚至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根据笔者多年的信贷工作经验,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即从“发放——、使用——收回”三个环节入手,特别是要做好贷款发放工作 。多年来,银行业实行的贷款“三查制”、“三包制”、“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制”、“抵押担保制”,都是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这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手段,简单易行,科学可靠,非常贴近行业和社会的实际,特别是在服务“三农”、民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实际方面 。绝不能盲目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管理方法,而忘记或抛弃我们传统的优秀的东西 。此外,要加强信贷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 。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把银行变成真正的银行,真正的经营货币、承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 。要进一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弱化政府行为,不承担或少承担政策性贷款业务 。即使有,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弥补政策性业务给银行造成的资金和利息损失,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改革 。二是提高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 。首先,要提高各级决策者对信贷管理的认识,尽快把这项工作提上日程,制定办法,采取措施,见到成效 。要充分认识到信贷管理的滞后将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长远利益、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和新型信贷文化的培育 。其次,要尽快拿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信贷管理办法,重点是建立贷后风险预警、应对、防范和化解机制,明确责任并制定激励措施,设置信贷管理高压线,严格规范信贷管理行为 。对管理不善,人为造成不良贷款的,要坚决严惩 。要再次完善贷款程序,实行信贷岗位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特别是第一责任人和主要决策者的责任 。三是要加强检查指导,严格考核 。无论是信贷部门还是审计部门,无论是上级行还是同级行,无论是定期检查还是不定期检查,无论是全面检查还是专项检查,都要把信贷管理的开展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 。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总结经验,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制定具体的信贷管理考核指标,要看得见、摸得着、可管理,不能成为一个我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大客户、大项目的信贷投入迅速增加,贷款集中度明显提高 。在集中收益的同时,也集中了风险 。但这些大客户、大项目对金融服务要求高,信贷管理难度大 。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培养自己的高级客户经理,积极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先进的信贷管理方法和市场开发经验,共同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作为省协会,也要发挥领导、信息、资源、人才等优势,直接参与大客户、大项目的研究论证、开发维护和项目管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给予优惠支持 。此外,要不断推广和总结国际国内信贷工作的成功经验,做到扬长避短、扬长避短、与时俱进 。
如何提高信贷规范化管理水平
信贷规范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贷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信贷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检查(简称贷款“三查”)和信贷档案管理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贷款“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二)信贷管理措施不到位 。一方面,信贷管理人员力量薄弱,大多数基层信用社只有1-2名专职人员管理信贷 。人员不足,业务量大,信贷管理失控,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文化和专业素质较低,年龄偏大 。(三)市场定位不当 。由于信贷经理对服务三农、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认识不够,在发放小额贷款证时,为了完成任务,只是流于形式 。未能做好农户调查和评级工作,失去了对农户实施小额贷款凭证的现实意义,导致农户小额贷款市场份额较小,偏离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四)不良资产处置滞后 。由于平时预警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大,催收贷款成本高 。虽然风险资产部多方努力盘活催收,但结果是本息难以还清 。二 。关于做好信贷规范化管理的建议(一)加强监督检查 。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信贷、审计部门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全面的信贷规范化检查,把缺点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及时通报信贷检查工作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三是严格追究违规责任,对每次信贷检查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落实责任,严肃处理 。(二)积极培育信贷团队 。在信贷队伍建设方面,管理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信贷业务知识培训,对所辖网点信贷人员进行多渠道、多方向、多知识、多技能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停职,真正提高了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贷款审批和登记制度 。按规定建立健全审批登记制度,对咨询审批贷款实行会议审议点登记制度,对贷款业务风险点进行及时记录 。(4)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 。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一是克服了贷前调查报告内容简单、信息不全的问题;二是克服贷款审查不严的问题;三是克服贷后检查不畅的问题;四是严格审批贷审组的贷款发放 。(五)加强不良贷款管理 。一是认真制定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具体方案;二是规范不良贷款信用档案,逐一认定不良贷款,收集认定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原始依据并附于档案;三是逐一追究责任;第四,抵押贷款到期后及时处置抵押物 。(六)规范信用档案管理 。针对贷款业务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各网点应指定专人管理
随着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展的深入,业务范围的扩大,信贷运行机制的改革,以及石安平郭永红行审贷分离制度的建立,省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信贷管理制度的制定、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 。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省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如何进一步履行信贷管理职能 。一、当前信贷管理需要改进的问题(一)信贷管理基础工作仍然薄弱,机制和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贷款调查操作不规范 。有些信贷员的调查报告不够真实全面,有些信贷员没有在调查报告上签字 。部分贷款公司上报信息不完整、不真实,资产被资产评估公司高估 。二是贷款审批不规范 。部分银行和贷审委在投票时没有签署同意与否的具体意见 。三是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担保资料不全、房产证和土地证抵押不全、抵押合同填写不规范、抵押物其他权证到期等问题 。四是基础信贷管理和贷后监管不到位 。贷款发放后,部分信贷员对贷款的使用监督不力,没有详细的跟踪检查记录 。五是信用档案保存不完整 。(二)信贷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有效的激励和问责制度不健全 。部分信贷人员信贷知识陈旧,缺乏经济、金融、法律知识,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审查人员少也制约了贷款审查的开展和贷款效率的提高 。同时,对岗位人员特别是基层信贷人员的考察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信贷管理部门难以充分履行职责,管理效果不明显 。为建设现代化银行,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跨越式发展,总行党委对信贷业务部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信贷管理部,明确了信贷管理部的职责 。目前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省分行以下机构的贷款审查占用了信贷管理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其他职能相对薄弱 。(四)贷款申报、调查、审批程序复杂,贷款办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农发行营销的客户多为新客户,缺乏新客户基础信息的积累,调查时间长;二是贷款申报环节过多,手续繁杂,拉长了贷款办理时间;三是贷款申请材料质量不高,几乎每次贷款申请都需要补充材料;第四,对贷款材料进行了层层审核和补充,在材料补充和反馈上花费了大量时间 。(5)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各部门分工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信贷管理的前后台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和业务分工也不是很明确,部门之间有时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6)客户团队整体水平不高,贷款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从基层申报的商业贷款企业分析,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贷款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贷款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近两年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出现亏损;二是贷款企业或有负债较大,对外担保金额很高;第三,抵押物包括难以变现的资产,或者已经抵押在另一家银行;第四,房地产抵押没有遵循“土地随
要从客户资料的交接、贷款审查的程序、所有资料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审查的内容、审查报告的编写等各个方面规范贷款审查,力求程序化、规范化 。四是规范贷后管理行为 。贷款发放后,归还前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管理责任必须全面落实 。要建立重大业务事项报告制度、贷款展期操作、主要负责人责任交接制度,使贷款始终处于责任明确、有人管理的状态 。五是建立责任人制度 。建立调查负责人制度,对审批的信贷业务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负责;建立主要负责人制度,对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负责;建立主要责任经营者制度,由授权审批人负责信贷业务监管、债权保全和本息回收 。(2)严格查贷 。第一,政策风险审查 。了解和预测政策变化趋势,审查贷款是否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以及政策趋势对贷款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是对企业自身情况的风险审核 。应审查贷款申请人的财务和市场风险,以及其主要股东和经理的诚信,以防止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 。第三,贷款担保风险审查 。需要审查第二还款来源实现的可能性、担保人的担保主体资格和担保代偿能力,以及抵押、质押的合法性、充分性和可实现性 。四是操作风险审查 。要了解贷款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其职责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否具备相应的风险决策能力 。(3)改革贷款审查委员会的组成 。一是进一步充实审贷委员会人员 。贷委会成员除吸收行内职能部门和业务骨干人员外,还可根据工作需要,从社会上聘请法律、审计、工程、项目评估等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 。二是逐步引入贷审委的考核和退出机制 。事后,对贷款审查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提高贷款审查委员会的工作质量 。三是探索建设网贷审批平台,提高贷款审核效率 。(四)实行分级授权、分类授信的贷款管理制度 。一是结合内控评级对省级分行实施分级授权管理 。设定内部控制水平量化评价指标,定期评价省级分行内部控制水平 。根据内控水平合理确定贷款审批权限,各省级分行可在授权范围内直接办理贷款审批事项;二是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行业倾向和行业风险对客户进行分类,实施分类授信管理 。三是分类授权与分类授信相结合 。信贷分类应以分级授权为基础 。在实践中,如果由于银行内控水平降低导致授权额度小于授信额度,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应优先考虑分级授权,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第四,建立信贷业务监控系统,持续监控信贷业务全过程,及时真实提供信贷业务运营和资产质量情况,综合评估信贷风险和收益 。(5)进一步加强信贷从业人员管理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同时,要进一步制定信贷从业人员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从业人员资格,切实
文章插图
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贷管理工作的思考
个贷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是个贷工作的基础,基础管理扎实到位是个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因此,做好个人征信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基层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大力搭建学习平台,有效传导和贯彻健康的信用文化思想、行为和职业道德;二是建立信贷培训长效机制,让信贷人员有针对性地“充电”,满足新的信贷工作需求;第三,建立科学的信用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首先是预警机制 。要建立内部信用分析系统,利用统计数据的相关性监测和预警信用风险;要建立贷款客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客户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与客户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 。二是审查机制 。进一步完善分级审查结构,逐步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有效运行的治理运行机制 。三是风险评估机制 。要加强与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对信贷业务进行全过程监管,预警并准确提示风险 。四是问责机制 。防患于未然,确保信贷业务有效开展,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三、认真执行信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 。每一笔贷款都要贷前认真调查,贷时严格审查,贷后特别跟踪检查 。同时,本着安全、高效的原则,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合法性、手续完备性进行审查,全面掌握客户的资产、生产、经营、盈利情况,确保贷款对象准确、贷款额度适度 。二是严格贷款操作流程,特别是每笔贷款每个环节的相关操作流程要严格按规定执行,细化每个环节的职责,全程监控每笔贷款的风险点 。三是确保信贷管理正向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实施 。四 。加强信贷管理和业务流程 。一是全面推行信贷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有效的风险承担机制 。二是加强信贷过程控制,实行格式化的调查文本,实行主要负责人制度,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 。五、积极推进信用文化建设 。一是更新观念,构建信贷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方法和制度、信贷结果评估体系、信贷风险预警、控制和保全体系,实施客户评价方法,纠正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确保信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
浅谈如何做好个人信贷工作
专家观点:杜重东建立以岗位和层级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如何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一个优秀的信贷员团队是审慎的管理理念、详细完整的操作标准、绩效考核和持续培训的产物 。贯彻风险适度、回报适度的审慎经营理念,是任何一家审慎商业银行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经营信贷业务的核心和关键原则 。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客户、地区、行业存在差异,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适度风险和适度回报的原则是信贷员和管理层最终判断是否接受客户申请并发放贷款的最终标准 。适度风险和适度收益原则意味着没有意外,即商业银行对经营成果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有明显偏好,而反对无根据的波动、无原则的机会主义和“侥幸心理” 。这一原则对信贷业务的管理目标(无论是利润、收益率、业务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强的约束 。试想,5%的信贷资产收益率和3%的信贷资产收益率,10%的信贷资产增长率和5%的信贷资产增长率,会让基层信贷人员承受完全不同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管理和业务办理行为产生很大的差异 。如果设定过高的信贷管理目标,信贷员为了追求高回报或高产出,只能接受或被动接受高风险项目 。所以信贷员行为的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信贷管理目标压出来的 。因此,管理层确定的经营目标是否反映经济增长的现实,是否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直接关系到基层信贷员向“好”或“坏”的方向发展,这是信贷员行为或素质的路径依赖特征 。从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来看,一般要求高级信贷经理有两个贷款周期,这也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注解 。中国有句古话:顶端好的人,底部一定很好 。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信贷业务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在信贷员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坚持适度的风险和适度的回报,是打造优秀信贷员团队的必要条件之一 。完善操作标准,实施绩效考核 。第一,需要给信贷员提供详细、全面、可操作、具有指导性的办理业务的操作标准,因为让每个信贷员去揣摩、研究原则性的规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 。操作规范是监管部门监管原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理念和内部规章制度的细化版本 。由信贷业务管理人员编写,涵盖贷前处理、贷中处理、贷后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 。它是每个信贷产品线中每笔具体贷款业务的处理标准,是信贷业务合规管理的最佳指南之一,也是信贷人员尽职调查和合规处理的基础 。第二,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与操作标准相匹配的结果考量 。绩效评价的核心因素是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即根据预期和非预期损失以及资本占用情况,对信贷员创造的利润进行修正,使信贷员的业务办理行为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信贷员之间的绩效考量尽可能公平客观 。一个好的信贷员应该在考虑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后,为银行创造最好的效益 。在实践中,贷款数量、贷款余额、贷款利差收入、是否存在不良贷款、不良贷款金额都是正常的考核指标,在考核中可能会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 。但这些考核指标的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考核周期的不同,考核结果差异较大,容易诱发短期行为 。建立健全信贷员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信贷员素质,是信贷员成长的重要措施
信贷员的水平不一样 。比如新进信贷员的培训内容和从事贷款3年的员工就有很大的不同 。前者的培训是入门级的培训,侧重于业务的理解和操作标准的把握,后者的培训是解决实际业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对业务、产品、系统的理解,进而更准确地掌握业务的关键环节和要点 。打造优秀的信贷员团队,需要优秀的内训师团队 。内训人员要从优秀的信贷员中挑选 。内训师的建设有三个关键:一是实际做过,精通信贷业务;二是能教,熟悉成人教育的规律和艺术并能熟练运用;第三,至少应该有不低于从事信贷业务的待遇 。实战训练是更好的训练形式 。印尼人民银行每四个网点配备一名监察员 。一般这些检查人员工作时间都在10年以上,从事基层网点的所有工作,是基层信贷业务的专家 。每个月,巡视员都会对所负责的网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基层信贷员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与信贷员一起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实战训练信贷员的方式很受欢迎,效果很好,值得借鉴 。湖南省岗位培训中心培训教育处金融教研组郭俊杰: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在信贷业务中,信贷员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应对信贷风险的能力 。信贷人员作为“与魔鬼(风险)打交道的人”,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严格遵守业务制度要求,将风险防范落实到信贷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保持培训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积累行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要想成为借贷机器,首先要成为学习机器 。”信贷人员在从事信贷工作前,必须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 。只有通过系统扎实的培训,才能为从事信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信贷员要想做好信贷业务,需要涉足丰富的行业知识,掌握足够多的各行业信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敏感度,从而在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游刃有余 。第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信贷人员要牢记邮政储蓄信贷“八个严禁”,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吃苦耐劳,热爱本职信贷工作 。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信贷业务部总经理熊:内外结合全面推进信贷员队伍建设,必须内外结合,标本兼治,逐步做好以下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 。要逐步改变信贷员的聘用制度,加大优秀信贷员的转岗力度,逐步改变信贷员的身份,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信贷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信贷人员法律、金融、财务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完善考核,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要根据不同信贷产品的利润率、工作量和风险,综合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保障信贷人员的切身利益 。同时,不能过分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 。引入内部竞争,实行淘汰制 。在l管理中引入末位淘汰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业务检查和人员排查,通过异常业务发现信贷人员的异常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排查,及时发现内部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要完善外部监督和举报机制 。邮储银行江西陈世斌吉安分行:建立信贷员队伍建设四项机制 。笔者认为要做好长期培训规划,重点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建立信贷员选拔机制 。基层单位要着眼于把好准入关,优先在信贷队伍中选拔素质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品德好的员工,确保信贷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二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 。县支行应建立信贷知识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信贷业务培训,市支行应开展学习培训效果测试和评比活动 。同时,积极组建全市内部培训师队伍(包括信贷员培训师、审批、信贷管理等环节),定期到县支行培训信贷员,进一步提高信贷员的综合素质 。信贷团队的培训内容应侧重于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 。三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应将信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个人表现、平时一般表现、客户评价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信贷队伍淘汰机制,将信贷业绩差、贷款质量差、工作质量差、思想品德不健康的信贷人员从信贷队伍中淘汰出去,保持信贷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四是建立信贷员储备机制 。组织优秀的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大中专毕业生等员工学习信贷知识,并进行跟踪实践,使全行员工逐步了解信贷知识,参与信贷宣传,为信贷员储备资源 。安徽省庐江县邮政局徐光利:选好人,建设好信贷员队伍,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抓好业务培训 。学习是最宝贵的财富,信贷员必须掌握邮储银行经营的所有业务,通过学习把每一项业务都记在心里,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及时解答客户的询问 。第二,要做好礼仪培训 。信贷员作为邮储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每天都要出去和客户沟通 。一言一行都很关键,文明礼貌的态度往往能直接赢得客户 。第三,要选对人 。人的素质、品质、修养、品德都要综合评价,保证不缺 。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信贷员精英团队 。邮储银行邯郸分行行长胡建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涉及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学习、行为规范与约束、监督机制约束、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但“价值培育”和“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才是提高信贷员素质的根本途径 。这两者中,“价值观的培养”是决定性的 。坚持以价值观培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原则,是提高信贷队伍素质的根本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法律法规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都不可能有预期的效果 。相反,坚持这个前提,信贷员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他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 。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必须立足于人本管理 。信贷是一个有风险的职业 。因此,信贷员的工资应该略高于其他人
因此,在不放弃物质激励的同时,必须重视对信贷人员的精神激励,包括公开表扬、先进评比、政治待遇等 。这些都能让员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 。邮储银行山东省潍坊分行李海刚:扎根基层,用心服务信贷队伍要牢牢把握信贷行业的特点,即队伍相对年轻,队伍单位产出效率参差不齐,基层经验丰富 。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对基层的热爱,对基层服务的发自内心的意愿 。要做好信贷员尤其是小额信贷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实事求是做好长远规划 。首先,要培养他们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基层服务意识 。信用从业者往往需要风雨兼程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可能和在学校的求职眼光差距较大,但可塑性也更强 。所以,感情和事业都要保持 。二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学习 。要着力提高信用分析技术和信贷决策技术,提高其识别信用风险的能力,提高放贷质量 。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三是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信贷团队作为客户经理团队,只有稳定有保障,才能产生好的业绩,带来更大的成果 。这就需要各种综合配套机制到位,激励考核制度,专岗专人负责,优化一线和中后台人员配备,信贷受理审批效率最佳 。江西省宜黄县邮政局原局长朱新祥:注重“两前一后” 。在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中,要注意“两前一后” 。使用前检查 。也就是说,在信贷员上岗前,通过摸底测试和考试的方式,对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沟通联系能力等进行考察,以确保其上岗后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岗前培训 。也就是说,任命确定后,通过上岗前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他们既可以被送到上级银行组织的专业班参加培训,也可以由银行的主管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上岗后能迅速进入角色,顺利开展工作 。在职充电培训 。即根据其工作表现和不足,在上岗后安排充电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满足信贷员岗位工作的需要 。邮储银行厦门分行信贷业务部总经理徐启勇:团队建设要科学 。目前一些地方建设信贷员队伍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建队要科学 。第一,不要用膨胀剂和催熟剂,让它们努力长大 。信用和医生一样,有其客观的成长过程 。目前我们的各级领导,在事情把人推开而不是人把人推开的阶段,并没有给他们必要的成长时间和过程 。第二,不要鼓吹“五二”、“白加黑”,放轻松,让他们快乐成长 。信用文化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可传承的概念 。业务发展三年了,还需要这种粗放的管理方式吗?目前已经出现了太多的现象,过度放贷,过度经营,过度营销,过度管理,导致职业倦怠,埋下了很多隐患 。今年我们分公司取消了加班考核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身体强壮的信贷员团队,而不是体力不支的 。三是强化信贷员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落差感 。我们按照贷款类型组建团队,尤其是二手按揭贷款三个团队 。新人在许多职位上都有导师和培训机会
当然,理论上他们和其他员工还是有差距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边制造差距,给他们目标和参照 。第四,各级领导要有经营信用的科学理念 。高效率的业务往往被各级领导视为必须做大做强的业务,但往往在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转变为无节制的发展,超出了机构的承受能力 。所以今年总行控制了信贷额度,信贷额度几乎叫好不叫座 。最后是休息,补充,加强管理 。
文章插图
如何加强基层行信贷队伍建设
农村信用社站是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建立而产生的历史产物 。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点多面广、业务灵活等诸多优势 。为农村信用社发挥面向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服务金融纽带和支农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先进结算手段和高新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农村信用社站被淘汰 。农村信用社撤销后,如何更好地服务和联系“三农”,是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困难农村信用社撤销后,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布局明显不合理 。农民不能像过去那样获得快捷的金融服务 。笔者只调查了湖南省武冈市的情况:全市1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4万,其中市区人口14万,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农村人口60万,农村面积1418平方公里 。全市农村信用社市区网点32个,农村网点23个 。一个网点要承担61.6平方公里、7479户的金融服务 。结果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难给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于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困难 。1.网点收紧,服务难度加大,削弱了农民对信用社的信任 。信用社站撤销后,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急剧增加,信贷员面临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明显增多,有的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 。这样农民获得农信社的金融服务显然没有过去那么快捷和便宜,所以农民很大程度上担心农信社是否还是姓农 。比如盐田信用社有三个信贷员,贷款户有三千多户 。平均每个信贷员要跟进管理1000户农户的贷款,一年内很难走访所有的贷款户 。比如司马冲信用社管辖的郑冲村,离信用社所在地有15公里 。另外,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一年也很难去几次 。农民很难找到信用社的贷款管理人员,担心下次找谁借贷款 。所以他们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很大程度上是不信任农信社 。特别是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开发了针对小农户的信用贷款新品种后,出现了奇怪的现象 。一些农民认为信用社的贷款就是政府的扶贫贷款,在“不是白借,是白借”的认识上出现了较大偏差 。由于这种认识的偏差,出现了贷款投资易位的现象 。他们以发展生产为由借钱,实际却用于建房、结婚等消费方面,有的甚至借给别人或投资非农高风险行业 。这样,客观上就无法及时偿还贷款 。基于农民对农信社的不信任和农民信用意识的淡薄,大多数信用社的信贷经理都有点不愿意放弃小额贷款,尤其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是农民借不到信用社的贷款,信贷员不敢贷,农民更不愿意还贷 。2.人力不足,管理难度加大,信贷资产质量难以提升 。信用社撤销后,信用社的信息联络员因为“三不拿”,在收贷、收息、收储方面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况且这也不是他谋生的主要手段,信用社的工作实际上成了他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 。当他们办理贷款业务时,他们必须经营一次信用社 。如上所述,有些行政村距离县城十几公里
因此,他们也不可能象过去安排专门时间去做信用社工作,那么,真正要解决问题,只有靠信用社本身的工作人员,而有的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只有2至3人,却要面对几千户客户和几十平方公里的地域,深感力不从心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在推广的过程中,由于信用社本身人手不够,在信用等级评定时实际没有将工作做实 。主要表现是: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无暇深入农户调查,全靠各村村委会和信用社聘请的信息员凭个人印象和个人感情,进行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 。加之,有的信用社为了追求工作进度,忽略工作质量,使一些不够条件的农户也评上了信用户 。贷款放出去后,由于人力不够后续管理跟不上,导致部分贷款挪做他用后,信用社未能及时掌握情况 。从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就大打了折扣 。3、考核从严,工作难度加大,导致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受挫基于上述的种种情况,信贷人员惜贷、怕贷的情绪日益上涨,特别是贷款清收责任制实行以来,在信贷人员很难了解到农户的经济信息的情况下,更是惧怕发放贷款,因为一旦形成呆账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 。所以,多一事不与少一事,这是其一 。其二,小额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催收确实是一桩要走遍千家万户的事情,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人员在付出劳动的前提下,不一定能得到收获 。而上面的考核又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报表数字,不看你是否付出过劳动,付出多少劳动 。因此对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挫伤 。二、对策信用代办站撤销后,出现的这一系列的新工作难点,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话,会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是不利于诚信社会风气的树立;二是给信用社造成严重的贷款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农村信用社面临邮政储蓄银行即将成立,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重大调整,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业务等严重挑战和压力,将会使根植于农村这块土地5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失去最基本的群众基础,即最基本的客户群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1、切实做好农户信用档案工作,严格把好信用等级证的发证和年审关 。农村信用社在贯彻好小额农户贷款“核定额度、周转使用、随到随贷”的原则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农户信用档案工作 。按行政村、组,逐户地按户口登记的户数建立好档案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记录的内容为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及其年龄和主要从事的职业、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概况和历年的信用记录、永久性的联系方式 。做好农户的信用档案信息工作,一是有利于掌握好客户的诚信度;二是减少在核发信用等级证时,确定授信度的工作量;三是有利于小额贷款的动态管理 。比如贷款即将到期催收时,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 。在做好信用档案信息工作的同时,要严格把好信用等级的发放、年检关,笔者建议各县(市)的联社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额农户贷款信用等级证授信标准管理办法》 ,将各个信用等级的授信条件和处罚办法明文规定下来,将授信的权力、责任和违规处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下来,这样既约束了农户,也约束了信用社工作人员 。2、认真做好小额农户贷款划片责任到人的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信用社要按照管辖的范围,对小额农户贷款要分片责任包干到人,每个信贷员对所辖的借款户要有专门的工作台帐,及时记录借款户借款、还款情况和贷款管理、催收情况,并做为信贷人员的工作考核依据 。
【信贷基础管理的认识 如何加强信贷基础管理,信贷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改过去那种只重工作结果,不重工作过程的考核办法,将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考核相结合,并适当加大工作过程考核的份量,从而有效地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与村组、干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积极支持 。大企业、大金融的信息往往是“硬信息”,他们的信息源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具有可传递性,而农村信用社所面对的农户,他们的经济信息往往是“软信息”,他们没有财务报表可查,没有详尽的数据供你分析 。因此,他们的经济信息传递性差,而最能了解和掌握他们信息的人,应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村组干部了,所以信用社要想最充分地掌握农户的经济信息,必须依靠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 。一是充分尊重他们,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在选拔任用信息联络员时,尽量在村组领导中选拔 。4、积极推进新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的发展 。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的改革,很明显的超前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当然,从推进农村信用社的自我生存能力的增强,规避经营道德风险这个角度看,当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如何满足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三农”这个角度看,就值得商榷 。农村信用代办站撤销后,很明显地出现了信用社和农户贷息不对称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选的应是尽快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信用社面对的客户群体由过去的千家万户的单个农户,变为更具经济实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也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尽几年,北方一些省份的农村信用社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吉林省的太平百花信用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他们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章程 。章程明确规定,入会成员必须是农村信用社的社员,并投入合作社,投入一定数量的股本金,社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由合作社统一批量购进,然后再按市场价格卖给社员,形成的利润的分配20%作为合作社的费用,10%作为合作社的积累,70%按社员的交易额返回给社员,对合作社的债务,所有社员有连带责任 。信用社只将贷款打包发放给农民合作社 。这样,一是增强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大大地减少了农村信用社所要面对的借款户的数量,减少了信用社的贷款管理难度,实现了信息的对称,促进了农信社与农村经济的双赢 。
推荐阅读
- word怎么画论文框架图 如何制作文档表格,文本怎么做成表格
- 学电商直播主要学习什么
- 想学习电商需要什么条件
- 上海海职电商是学习什么内容
- 电商平台卖酒水需要什么证件
- 跟熟人学电商注意什么
- 电商直播操盘手是做什么的
- 电商售卖药品需要什么证件
- 怎么自己做手机 如何制造手机,如何制作一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