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童喜喜 |阅读必经三阶段

阅读必经三阶段
文/童喜喜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够笨了。
所以,看见比我还笨的人,简直不能忍。
后来我脑子一热,扑进教育里,结果……我只能忍咯。
忍着忍着,我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比如,忍到了今天,我还会耐心地写出下面这些话呢。
阅读,是为了让一个人真正成为人。
从懵懂无知成长为善于求知,从整体来说,有三个阶段,必须要循序渐进。
一个人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才能成为成熟的读者。
一旦成长为成熟的读者,就完全可以在同一时间中,同时并存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就能够让阅读更加有趣,又非常有效,真正成为生活方式。
如果只有前两个阶段,缺乏第三个阶段,那么,读来读去,也不过与人无害、与己无益罢了。
这三个阶段,特点各异。因此:
第一,在挑选图书上,标准并不相同,
第二,在阅读方法上,对处于这三个阶段的人,也要进行不同的指导。
一、低级阶段
重在激发兴趣,让人爱上阅读。
这一阶段的阅读特点,强调娱乐性,趣味性。
挑选图书时,一定要尽量多地投其所好。对方喜欢什么,就尽量给对方提供什么,让对方觉得读书是有趣的,激发起内在的动力。
二、中级阶段
重在提高数量,让人养成习惯。
挑选图书时,要注意从图多渐渐变成字多,注意图书内容的轻松、流畅、易懂,让对方觉得读书是轻松的,可以囫囵吞枣。
不要强求阅读中字词句如何规范,要重视养成在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习惯找书解决的习惯。
(这就是昨天的孩子所处的阶段。)
三、高级阶段
重在加强质量,让人训练思维。
挑选图书时,务必注意经典性,注意离开阅读舒适区,提高阅读能力。从具体方法上,就要注意图书的分主题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阅读多本图书)、深度探讨(即围绕一本图书进行深入交流)。
在这样的阅读中,特别强调“读创一体化”。
这个“读创一体化”是我琢磨了多年的,说来话长,具体今后再细说吧。
要注意:这三个阶段,不仅针对你家的孩子、你的学生,也包括你这个大人。
对比看一看,你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亲子阅读做得早、做得好,在小学2年级就可以到达第二阶段。
一般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小学2年级可以结束第一阶段,在小学中年级可以完成第二阶段,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
因此,说学习太忙,没有时间阅读,都是骗人的。因为,从小学高年级向上,根本不是需要大量阅读、海量阅读的阶段。
真正成熟的读者,并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深入到“读创一体化”之中。
我还是用“书是粮食不是药”的逻辑(顺带回复一下嘀咕“书也是药”的同志:“书是粮食不是药”只是上半句,还有个下半句叫“食补胜于药补”),就可以继续推理出最简单的比喻:
低级阶段,是让人爱上吃饭——患上厌食症,那就完蛋了,多好的饭菜也不想吃。
中级阶段,是让人把饭吃饱——人家在那里吃点饭,你就专门注意掉了几粒米,我真心想问一句:烦不烦啊?!
高级阶段,是让人吃后消化——消化能力不强的,吃得多好、吃得多饱,也没用。
在中国,阅读嚷嚷了好多年。
归根结底,还是政府力量最强大。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一强调,于是,貌似全民都读起来了。
其实,关于阅读的研究,真的才刚刚开始。
我们偏偏又遇上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嗓门大胆子大敢忽悠,什么歪理邪说都能独霸一方。
毁掉的,是孩子。
……
心好累。不说了。
希望更多人知道阅读三阶段,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吧。
童喜喜|童喜喜 |阅读必经三阶段
文章图片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 童喜喜著
《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荐"家教亲子"类十大图书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推荐“父母必读的100本书”
湘鄂赣3省专家联合推荐30种优秀图书
深圳市图书馆读者借阅率总榜十大图书(唯一阅读指导书)
【童喜喜|童喜喜 |阅读必经三阶段】畅销三年 热度不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