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图片



互补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影来说 ,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它决定了电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告诉观众故事内容 。 犯罪电影根据导演是想要侧重表现人物、讲述故事、娱乐大众、还是反思教育的目标 , 选择不同的叙事结构 。
因为电影导演在苦心孤诣地组合、编排影片的叙事方式的同时 , 也在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观众对影片的接受方式 , 以便让观众按照作者的意愿领会影片的意义 。 参照贾磊磊在《电影语言学导论》中把叙事分为两种形态 。

本文也把犯罪片分为戏剧式叙事结构和淡化情节的叙事结构两种不同的叙事结构 。
戏剧式叙事结构戏剧式叙事结构的影片以一个具有因果逻辑的故事作为影片的主体内容 。 电影中的上一镜头与下一镜头、前面铺设的段落与后面发展的段落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

从叙事结构上看 , 完整的、环形(循环式)的叙事结构既是平衡的 , 又是循环的 , 起初一种原有的平衡状态要被一段时间的不平衡状态所阻断 , 以后随着不平衡原因的消除 , 新的平衡趋于建立 , 同时完成结构性循环 。
《心迷宫》中围绕一具尸体 , 内容产生了多次地反转 。 电影开场便铺垫了肖卫国和肖宗耀两人不和的父子关系、肖宗耀和黄欢的恋爱关系、黄欢和王宝山的矛盾关系、王宝山和丽琴的偷情关系、大壮和丽琴的暗恋关系 。

白虎的尸体就像催化剂一样 , 让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合理的范围内发生相应的变化 。 正是这种变化 , 戏剧式地将原本与尸体相关、不相关的一系列人物卷入其中 。 黄欢为了达到与肖宗耀结婚的目的 , 撒谎称自己怀孕骗他 。
结果两人的事情被白虎听到 , 双方争吵之下导致白虎死亡 , 肖宗耀和黄欢逃离 。 肖卫国看到儿子杀人 , 想要趁无人的时候帮他移尸体消灭罪证 , 结果却因睡着了错过最佳时机 。

由于知道尸体内情的三个人选择了隐瞒 , 也没有在尸体暴露之前掩盖尸体 , 在其他人眼里就变成了“无名尸” 。
尸体先是被错认成黄欢 , 又被错认成陈自力 , 最后又被“错认成白虎” 。 一具尸体在各家流转 , 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事情变得剪不断、理还乱 , 由此形成了戏剧张力 。 《追凶者也》里 , 众多人物被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
【影片中的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的故事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故事的起因是一个人物的死亡 。 因为宋老二和死亡的猫哥两人有过冲突 , 自然而然地被警察和村民列为嫌疑对象 。 警方没有证据证明宋老二是否杀人 , 但是村里的谣言四起 , 宋老二就走上了“追凶”之路 。
宋老二因为摩托车查到了嫌疑对象王友全 , 而王友全只是凑巧偷走了猫哥的摩托车 。 王友全偷走的摩托车上留有的证据指向了第三个人物董小凤 。 原本董小凤要杀的人应该宋老二 , 机缘巧合错杀了猫哥 。

一件原本十分简单的刺杀事件 , 诸多的巧合演变成了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 《追凶者也》整部电影分成五个段落 , 其中三个段落是以影片人物视野讲述故事:“憨包”是宋老二比喻 , “小烂屎”是王友全的视野 , “土贼”是董小凤的视野 。
每个人都是这个犯罪故事中的参与者 , 只是每个人的相关性不同 。 电影把场面分解为若干镜头的做法和镜头的蒙太奇等于是一种时间的表现主义等于按照人为的抽象化的时间重新安排事件 。

影片把一个人物参与事件的过程 , 集中性地排列在一起 , 组合成一个段落叙述 , 形成时间上的戏剧性 。
淡化情节的叙事结构淡化情节的叙事结构与戏剧式叙事结构相反 , 影片中故事是十分简单的 , 框架是松散的 , 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大量的留白 , 给予受众思考的余地 。 导演有时会故意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 让观众依靠故事中事件发展的相关性来理解完成 。

这种叙事结构不是以传奇的故事作为影片的主体 , 而是追求一种电影与生活在直观形态上的同构性 , 即把电影与现实的亲昵关系从对象到表述的双重层而上同时呈现出来 。
犯罪电影中淡化情节叙事结构的影片数量目前还不是很多 , 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是其中的代表 。

《南方车站的聚会》整部电影如果简单整理 , 大致是以双线讲述的 , 一条线是以周泽农为主的犯罪分子躲避警察 , 另一条线是以刘队为主的警察抓捕逃犯 。
而这其中又不只有这两个利益中心 , 分裂两派的盗窃团伙、举报计划的联络人陪泳女刘爱爱、以杨淑俊为主的普通人 , 各色人等为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参与其中 。

影片没有把故事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 , 而是把所有相关、不相关的人物全都纳入到故事当中 , 还原生活的自然状态 。 没有了“主角光环” , 所有的好运不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 所有的厄运也不会只降临在一个人身上 , 生活是松散的、随机的 。
楼上的人朝楼下的周泽农开枪 , 没有打到周泽农却打死了路过的一个男人 , 充满了随机性 。 恰似戏剧性地“主人公”必然不会轻易死亡 , 影片竭力造成一种生活中的偶然性事件 。 上述已经分析过 , 故事的讲述方式和导演的目的相关 。

导演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截面 , 还原城中村的生活面貌 , 反映他们这类人的存在状态 。 影片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 , 真实存在的生活状况进行描述 , 唤起的是大众基于本民族的共同记忆 。
中国变革浪潮中的客观存在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思考 。 《南方车站的聚会》主要讲述了周泽农误杀了警察之后 , 他因为巨额悬赏 , 计划让妻子举报自己获得赏金 , 最终完成了计划 。 故事看上去平淡无奇 , 没有丝丝入扣的情节让故事变得惊险刺激 。

故事中的主人公周泽农与平常人一样 , 事情不按照他的预期进行 , 而是按照原本的样子发展 。 即使他处于事件的核心位置 , 但却游离于一步步激化的矛盾 , 没有管控其他人的超能力 , 无法左右妻子、朋友、兄弟的行为和想法 。
讽刺的是 , 他所有的希望竟然全部寄托于一个初次见面还背叛过他的人身上 , 这种绝望和孤独让他看不见未来 。

观众无法从因果关系上去理解周泽农举报自己这一行为的延宕 , 只有从他逃亡之后暗无天日的、惊慌失措的生存境遇中感悟他内心精神的混乱不堪、危机重重 。 所以他最终逃不过死亡的宿命 。 电影创造的艺术效果不是以情节为主要依据 , 而是以人物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为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