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行|李想质疑“团车造车是骗子”,后者CEO回应:别把自己当先知 | 钛快讯( 三 )
这个阶段 , 对于管理者而言 , 最重要的同样是发挥自己的特长 , 尤其是专家型的能力特长 , 每一个管理者必须深入到业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 抓大不放小 。这个阶段 , 企业的综合管理者越少越好 , 每一个管理者最好都是自己领域的技术专家或业务专家 。
无论是企业还是管理者 , 特长并不是打开什么任督二脉 , 而是扎扎实实的投入 , 集中一个火力点 , 十倍于他人的人才和资源的投入 , 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如果你的兜里有一分钱 , 你的招聘里能多一个人 , 就把这些钱和人投入到企业的特长和对应的专家上去 。你的钱、你的人、你的特长必须是诚实一致的 , 脑子里想的 , 嘴巴里说的 , 实际在干的 , 金钱投入的 , 都是一致的 。千万不要搞什么试一试 , 要么全力以赴做成 , 要么早点去死 。
我个人认为我们造车三傻是 2021 年完成了从 0-1 的验证期 , 大家各自在自己细分市场吃到了 3% 左右的市场份额 , 比如理想汽车在 25-50 万的乘用车里吃到了 3% , 也成为了家庭用户特点最鲜明的中大型 SUV 销量的第一名 , 验证了面向这个用户群的产品力 。特斯拉是通过 Model S 和 Model X 验证了从 0-1 阶段(Roadster 是 0.1 的三电验证阶段) , 并用 Model 3 和 Model Y 迈向从 1-10 的阶段 。特斯拉的从 0-1 阶段创立了三电系统的行业天花板 , 并把电动车和特斯拉几乎画上了等号 。从 1-10 阶段才开始搞自动驾驶的 , Elon 作为连续创业者 , 节奏把控能力几乎无敌 。
中国过去的六七年 , 智能电动车的创业者很多 , 300多家剩下不到10家 , 三个互联网的外行成为了新势力里销量跑在前面的 , 而不是那些汽车行业的高管创业者 , 最核心的原因是李斌、何小鹏、李想作为连续创业者 , 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心力 。这一轮失败的最惨的创业者往往是跨国汽车企业的高管 , 他们大多上来就想做从10-100的阶段 ,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苹果的命(人和资源) , 得了苹果的病(胡乱招人和花钱) 。
很多行业领先者在行业转型和技术转型的时候之所以不成功 , 也是因为不愿意再干从0-1的阶段 , 这是大企业转型失败的根源所在 , 也是后来者和新势力们的机会所在 , 任何企业面向一个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都不可能跳过从0-1的阶段 。
总结一下:从0-1这个阶段企业的特长是最重要的 , 管理者的专业特长是最重要的 , 并以3%细分市场的获取为目标去快速成长和验证 。
从0-1也是最难的一个阶段 , 据统计96%以上的创业企业都会在从0-1的阶段就结束了 , 最近几年这个失败比率我认为会更高 。
对于创业一号位而言 , 如何抵挡住各种诱惑 , 如何不被竞争、舆论、股东等外部因素带偏节奏 , 包括面对巨大压力和企业生死的时刻 , 仍然能够坚持和不放弃 , 心力强大是很关键的 。哪个完成了从0-1的企业不是多次从ICU里爬出来的?这就是对于创业者最核心的考验 , 更是千金难买的成长 。
【从1-10的成长期】
完成了从0-1的验证 , 从1-10也很容易让很多活下来的企业仍然走向失败 。我很幸运 , 在创办汽车之家的时候 , 我带领团队完成了从0-1的阶段 , 2007年秦致加入后 , 用两年时间构建了从1-10的各种基础条件 , 带领汽车之家成功的完成了从1-10的成长期 , 到2016年用户和收入规模都增长了上百倍 。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过程 , 也让我大致看懂了从1-10的各种关键要素 。2007-2008年的时候 , 我们真的是在只有小几千万收入的时候 , 就坚定的相信汽车之家可以做到100倍以上的增长 , 实现几十亿的收入规模 , 并最终做到了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充电站|华为充电站汽车分时充电专利公布
- 新能源汽车|iPhone 13依然卖爆,但生产iPhone的中国厂商没喝到多少汤
- 汽车|到底啥叫“ESG”,为何汽车圈都在高举“ESG”大旗?
- 投稿|新能源汽车北上
- 戴尔|戴尔推出SB522A纤薄音棒;小鹏汽车回应网传某高管年薪4.35亿
- 智能汽车|ODM造车,立讯精密能否奇袭?
- 奇瑞|联合立讯精密,奇瑞想做汽车代工的富士康?
- pc|小米全新发布旅行箱,360度万向轮,坚固耐用满足各类出行需要!
- 晨报|【钛晨报】叮咚买菜2021年营收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英特尔确认以54亿美元收购Tower半导体;消息称合众汽车启动赴港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