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被时间遗忘的工资( 二 )
但我觉得吧,那工作不长久 。铁岭人口就这么多,年轻人都往外跑,哪有那么多需要学车的人啊?果然,很多教练现在又跑回来跑出租了 。这也是我留在这个行业的原因,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总有人需要打车 。
我今年47岁了,除了开车什么都不会 。但我也想开了,咱老百姓过日子,有钱多花,没钱少花,不行就不花呗 。
而且我总觉得,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家今年刚搬进新房,80多平米,总价20多万,我办了贷款,慢慢还呗 。等儿子供出来,我也熬出头了 。再过十几年,我俩都能领上退休金,铁岭啥消费都低,我俩生活肯定没问题了 。
“干我们这行,吃的就是青春饭” 讲述者:林然、年龄:32岁、城市:武汉
2021年,我从电视台辞职了 。
我在这家电视台工作了十年,做社会新闻,哪里有大事,就往哪里跑 。地震、水灾、还有各种轰动一时的大事件,都是我的报道范畴 。一年的多半时间里,我是不着家的 。
为什么?因为喜欢,也因为学的是新闻,只会干这个 。
我刚参加工作时,台里效益还不错,在我们部门,一个月拿个八九千甚至上万块都很轻松 。我们虽然是省会城市,但当时房价只要四千多,其他消费也不高,生活还是很滋润的 。
全国做深度新闻的圈子其实不大 。在很多新闻现场,我经常能碰到同行,见的次数多了,大家也慢慢熟悉起来,经常一起采访,一起吃饭,偶尔也会聊起收入 。大家的共识就是:干我们这行,也就是吃碗青春饭 。
我记得一次去采访云南地震,遇到过一位北京某报社的摄影采访人员 。他在行业里小有名气,拿过含金量很高的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的奖项 。采访结束,他在饭桌上回忆起自己十几年前月入过万的往事:
“2000年北京房价才几千块,我一月拿一万,恨不得在大街上横着走 。”
很快话锋一转,他神色也黯淡了下来:“没想到十几年后还是这个数 。”
原因很简单,采访人员的收入由底薪和稿费构成,老人和新人的差别主要在底薪上,差幅往往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老采访人员的经验,不会像其他行业那么值钱,能转化成工资的上涨,反而可能会因为体力下降,稿费不如年轻人 。
为什么我对那段话记忆那么深刻呢?因为我从电视台辞职前,领到的最后一份工资,是 9982元——相当于那位摄影老师二十年前的工资 。
说来也怪,很多犀利的社会调查采访人员,都会接受这个明显不正常的现实 。
我认识一位某南方头部大报的采访人员,他的名字,在我们行业里几乎人人知道 。前段时间聊起来,他也谈到,自己的收入十几年没变了 。
不过他从来没想过转型 。很多与他同期进入报社的人,已经在互联网大厂市场部或者公关部,谋到了年入数百万的职位 。但他对这些都没有兴趣 。他从大学开始就向往做新闻,也确实喜欢这一行 。
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 。在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时代,能为自己的热爱而活,太不容易了 。
我在台里还有不少朋友,最近一年,有人被降了工资,没降薪的人,很多福利和奖励也都取消了 。比如季度的广告业绩奖励,现在都没人提了 。
我在生孩子之后开始准备转行 。抚育一个小生命,或许真的能激发女性的战斗力 。
我现在开了一家短视频代运营的公司 。过去十年,虽然我在电视台里拿着几乎没变过的工资,但回头来看,我还是挺感激那一段,它带来的能力锻炼、资源积累,可能是其他岗位无法比拟的 。
对于很多转型的同行,采访人员经历都可以成为铺垫和基础 。
推荐阅读
- excel|对比测试11代酷睿的华为旗舰笔电后,发现M1被神话了?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