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疯狂的预制菜:都在炒,没人吃?( 四 )


但他认为,连续两年就地过年,年轻人注意到了预制菜,可从业者没能抓住机会,打入年轻人内部 。
“他们是最没有厨艺的一类人,在做饭上不想花时间且没有计划性,想让这群人放弃外卖、开火加热预制菜,更要解决痛点 。”陈礼表示,最核心的还是,提升口感和配送效率,接近外卖 。
预制菜按照保质期长短又可分为短保类和长保类,短保产品,口感能媲美外卖,可是门槛高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预制菜企业,做的是长保产品,成功率更高、变现路径更短,其实就是冷冻外卖 。”陈礼说 。
在他看来,就算是冷冻长保预制菜,预制菜的研发部分也有可为空间 。他举了一例,同样是包子,市面上卖的都是熟胚冷冻包子,包子皮提前发面、醒面,包好以后蒸熟,再冷冻 。现在有公司正在研发生胚冷冻包子,包子皮不粘连、口感更好,但技术门槛高出许多 。
【餐饮|疯狂的预制菜:都在炒,没人吃?】在和外卖比效率上,陈礼认为,目前除了零售类玩家能比一比,其他主流的预制菜玩家还没有能做到30分钟-2小时送达的 。
总的来说,一家企业要有研发能力、品控能力,品类丰富度才能上去,能提供物流端成熟的解决方案,有流量端或品牌端的能力,才能“炒”出高分预制菜 。
C端预制菜,别神化“年夜饭”除夕年夜饭、春节聚会,是预制菜企业公认的教育市场的好时机,早在两个月前,预制菜各大门派就磨刀霍霍了 。
不过,一些从业者表示,资本和创业者都需要保持清醒 。
2014年、2015年,陈礼的项目推出过年夜饭套餐 。“当时后台的数据显示,用户的接受度非常高 。可一旦回归日常场景,才知道,春节绝不能代表平时 。”
“年轻人之所以想做饭,是需要仪式感或者有情感诉求时 。年夜饭、春节,是全国人民在吃饭这件事上,最追求仪式感、情感诉求的日子 。”陈礼说,预制菜春节期间的繁荣,是一年中的顶峰,难代表常态,年轻人其他需要仪式感的日子里,预制菜只是“备胎中的备胎” 。
定价直接关系到性价比 。在多个电商平台,性价比不高,是大量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评价标签之一 。
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一份半成品净菜的价格是8元-20元;冻品预制菜的家常单品价格从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大菜、硬菜的单价在百元左右 。
王洋介绍,理论上,预制菜的成本低于堂食、外卖,定价可以比堂食低50%,但目前市面上的定价只能低10-20%,还有30%的降价空间 。“因为预制菜的生产规模不够大,集约化程度不高,多个环节的成本还压不下去 。”
安信证券的研报佐证了这一点: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 。
但林志勇也担心,现在是教育市场的黄金时间,有些进入者只是追风口、搞低价恶性竞争,结果适得其反,导致预制菜连“备胎”地位都不保 。
他的团队发现,线上渠道都在推崇一种“爆款方法论”:产品打“全网最低价”,然后疯狂投入,“流量费用交给平台和主播,20%-40%成本交给快递公司 。为了不亏太多,只得牺牲品质 。”
比如,一款9.9元的“儿童菲力牛排”就是用这种方式推成爆款的 。“一块牛排定价9.9元,成本就要控制在5元以内,大概率是碎肉重组的牛排 。消费者一尝,‘怎么都是香精的味道’,形成心理阴影,对预制菜产生误解,反而害了行业 。”
餐饮|疯狂的预制菜:都在炒,没人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