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被亚马逊和耐克争抢,市值缩水八成的Peloton给Keep们上了一课?( 四 )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三体云动数据中心)
然而,过去一年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Peloton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 。
Peloton的滑铁卢,折射了互联网健身的困局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健身硬件产品的品控、供应链管理,过高的营销销售支出,以及用户增长所遭遇的瓶颈,都是Peloton及其他在线健身平台无法回避的难题 。
对于去年11月被传出赴港IPO传闻的Keep,还有正在不断谋求融资的FITURE、BalanX等新兴健身平台来说,既要从Peloton的身上学习成功经验,也从其当前困境中吸取教训 。
以软硬件结合发展模式为例:Keep、FITURE等平台要想站在Peloton的肩膀上取得更大成功,至少要解决供应链、品控两大难题 。
尤其是在供应链的管理上,早在去年年初,Peloton就感受到了沉重压力 。
John Foley在2021财年一季度、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都提到了产品延迟交付的问题 。归根结底,问题的核心还是对供应链的掌控力不足:疫情所导致的洛杉矶港口通航期延长、代工厂的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都对Peloton的生产线带来很大冲击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延迟交货之外,供应链趋紧还会导致另一个可怕的结果:涨价 。进入2022年以来,Peloton先后宣布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地上调部分健身产品售价 。其中,最新款Bike+将在美国本土收取250美元的额外送货和安装费用,内容订阅费用则依旧维持在39.99美元/月 。
至于品控,在爆发前文提及的跑步机口碑危机前,Peloton已经是行业内的翘楚,相比之下,Keep等同行不足之处更多 。
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文章《3亿“撸铁”的年轻人,撑得起20亿美元的Keep吗》里面曾说过,Keep虽也有意加大硬件产品的开发力度,但无论是产品品类的丰富程度、市场占有率还是产品品质,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只要你翻看知乎、小红书或者微博等社交平台,就会看到更多关于Keep商城产品的差评:在针对Keep商城产品质量的问题里,有用户抱怨泡沫轴品控太差,包装盒折损严重,边角料也没处理干净;也有用户认为Keep的爆款瑜伽垫虽然质量算不上差,但配套服务不够齐全,甚至都没有包装袋子;当然了,很多的用户都对Keep糟糕的售后服务感到不满 。
要知道,Keep目前主力生产销售的还只是瑜伽垫、训练服等轻量级产品 。如果要想像Peloton那样,切入跑步机、动感单车、健身镜等高端产品市场,品控和供应链管理的压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知乎)
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些困局?
Peloton已经作出了不少尝试 。过去一年,Peloton在上下游供应链中投入了超1亿美元,试图搭建自主化程度更高、品控更强的供应+生产体系;此外,Peloton也加强了仓储、配送、售后等团队的建设,其配送员工已超2000名、在美国本土的仓库数量达到近50间,较一年前接近翻倍 。
生产链的搭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或许需要对Peloton抱有更多耐心,对于Keep等同行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毕竟,在线健身的渗透率并不高,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
根据GWI统计的数据,2018-2022年期间,健身产业规模将保持6.6%的增长速度,美国、中国和欧洲市场将是主要增长引擎 。而且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运动健身APP活跃用户数、渗透率增长速度都有所加快 。根据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2020年中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仅为5.02%,距离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超14%的水平,还有很大潜力 。
推荐阅读
- excel|对比测试11代酷睿的华为旗舰笔电后,发现M1被神话了?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