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上了云的冬奥会,看起来像黑客帝国?( 三 )


如何数字化?第一步是将核心管理系统全部搬到云上 。
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化体育赛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奥组委通过三个核心系统进行管理和运作 。包括奥运信息管理和分发系统(OMS/ODS),提供赛事日程、运动员报名、注册、奥运信息发布等;运动会管理系统(GMS),为运动员的交通、食宿、抵离、医疗健康提供服务;其他还包含赛事组织、协同办公等一些数字化平台 。
同时,这三大核心系统之下又形成了30多个大型信息管理系统 。从前,信息系统千差万别,之间的管理也错综复杂,一名志愿者可能要同时注册几个系统进行不同领域的工作 。上云后,就能更加高效整合资源,支持赛事运行,云平台保证系统间的自动交互,并通过深度学习形成一套科学的跨云管理策略 。
以运动会管理系统(GMS)为例,冬奥建村后闭环化管理,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技术,为冬奥专用的驾驶车辆进行科学的路线规划和设计,同时避免与社会车辆交叉,最大程度地优化交通计划和时间,保证运动员安全抵离场馆 。
除了外出的交通管理之外,在占据2.17万平方米,建设复杂的张家口奥运村中同样容易“迷路” 。因此在奥运村内,就有非常全面的AR全景地图,通过“云计算+AR技术”为村内人员进行指引 。
基于该应用,运动员通过手机识别周边实景,就能锁定自己的位置,输入目的地后,跟随地面上的AR虚拟箭头便可抵达 。
投稿|上了云的冬奥会,看起来像黑客帝国?
文章图片

张家口冬奥村厘米级高精度三维地图
当然,GMS不止是对于交通轨道的管理 。一名身处张家口冬奥村的志愿者在和光锥智能的交流中就提到了他身处“数字管理”的亲身体验 。
“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挂牌上,都有一个专属条形码,所有的相关信息都会储存在条形码中,比如有些志愿者的权限是ALL,有些权限只是部分,并且在就餐时也会根据当天的轮换,进食堂扫码在规定的时间就餐 。基本的信息、文件和指令的传达沟通,都是通过钉钉完成,但是晚上开几百人的大型语音会议,会通过腾讯会议来完成,偶尔也会用到‘瞩目App’开视频会议 。”
除了核心系统上云,外围还有一些有趣的数字应用和微型创新 。
比如在今年的IP顶流冰墩墩,在每场次赛中,都以人偶的方式出现在赛场引导观众,制造欢乐气氛 。它的身上除了可爱俏皮和“一墩难求”之外,也充满了黑科技 。
投稿|上了云的冬奥会,看起来像黑客帝国?
文章图片

比如冰墩墩的“泡沫手套” 。它不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工具 。人偶志愿者借助它可以和后台联系,方便定位和指挥 。这双为奥运会专门开发的“泡沫手套”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科技产品,未来可以运用在游乐园、大型商场等场景中 。
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性和运作流畅性,技术人员运用了数字孪生技术,重新开发所有的体育场馆 。数字孪生简单来说就是在计算机虚拟数字空间中重塑物理世界的真实运行状态 。
投稿|上了云的冬奥会,看起来像黑客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