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电商搞「自营」,与京东“殊途同归”?( 四 )


阿里巴巴|阿里电商搞「自营」,与京东“殊途同归”?
文章图片

与轻资产模式下的流量生意相比,京东重资产模式下的物流体系搭建确实难以带来极高的毛利率,且称得上脏活累活,但是,京东的重资产模式也有“笨重”的好处,因为对自营业务来说,物流投入换取的将是长线增长 。
零售模式下,效率越高、服务品质越高,就越能赚钱 。
如今,很多消费者购物首选京东的原因,除了京东自营的品牌和品质保障外,便在于京东自营的效率和服务品质 。京东在全国范围内都建有物流仓,当下已基本实现“早上买,晚上到;下午买,次日到”,此外,京东物流还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相比之下,淘宝和天猫的物流效率较慢,且快递往往被投放于菜鸟驿站,不会直接送至用户手中 。
在新零售时代,极致的产品和消费体验是囊括有形商品与无形服务的,电商平台只提供有形商品而忽略无形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苛刻需求 。
【阿里巴巴|阿里电商搞「自营」,与京东“殊途同归”?】如果说平台模式下,阿里电商在物流这一无形服务上可以忽视消费者的体验度和满意度,那自营模式下,想要收获更高的利润,阿里电商势必要在服务上花费更多心事 。
阿里巴巴|阿里电商搞「自营」,与京东“殊途同归”?
文章图片

阿里电商的物流短板,近一两年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 。
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后,淘宝平台大量第三方店铺销售业绩下滑,因为阿里的物流无法及时配送商品,当时,淘宝和天猫旗下所使用的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业务量都出现了下滑 。但同期,京东的自营业务并未受到较大冲击,因为京东物流是除邮政、顺丰两家公司外,唯一一家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运营的存在 。
疫情的爆发,将全球供应链格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清晰呈现在了市场面前 。疫情带来的不稳定性,对物流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背景下,打通产业链并构建起更智能、更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的企业,优势得以凸显,京东物流便是如此 。
对于物流系统的构建,阿里如今早已不如马云当时所言一般风轻云淡,从溢价增持圆通,也能看出阿里在物流布局上的迫切心情 。如今,阿里的“菜鸟系”在物流行业已然占据半壁江山,但一个致命问题在于,相比于京东物流,“菜鸟网络”如今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结合体 。
自营业务起步后,阿里生态圈内的物流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合作,以阿里为中心建立起一个联动发展的物流网络,在快递、末端、仓配等物流服务上达成高度协作,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和智能水平,如此才能解决“菜鸟网络”徒有规模效应,但大而不强的问题 。
向自营模式的转身,说到底是阿里电商的一次求变,它是大环境所致的,也是电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 。在未来,电商平台深入产业链的程度,或许将决定其创造价值的上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