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拈花湾文旅的“自我复制”,行得通吗?( 二 )


在自我复制的道路上 , 拈花湾文旅显然已开始大步走 。但复制的困境 , 也已在道路上悄悄设下路障 。
一方面 , 经典目的地之外 , 旅客是否会买单 , 成为一个未知数 。最近开街的葭沚老街 , 线下凑热闹的人不少 , 在台州本地的论坛上讨论度不低 , 但评价也褒贬不一 。有夸景观漂亮的 , 但也不乏挑剔的本地旅客认为人造建筑毫无特色 , 预约制过于麻烦 , 清场时间过早等 。
另一方面 , 项目流量的递减 , 将对文旅品牌自身带来挑战 。以相似模式再打造的拈花湾项目 , 几乎再也没有超越过原始项目的关注度 。从小红书搜索来看 , 几乎所有的“拈花湾” , 指向的都是无锡的禅意小镇 , 单独搜索禅意小镇的笔记有6800+ , 尼山圣境的笔记为2200+ , 金陵小镇则为1400+ 。关注度背后 , 是目的地最终能触达多少旅客 , 实现多少门票收入 。
同时 , 大型的文旅项目 , 所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 是否会因“复制”而成为“低配版” , 也被打上一个问号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吴国平曾在2017年的一次公开发言中指出 , 拈花湾的未来要打造超强IP度假旅游目的地 , 就是要把目的地景区+目的地商业+目的地住宿这些事情真正做好 。现在拈花湾还没有真正做好 , 还有很多问题 , 养成的过程需要3-5年时间 。我们希望在拈花湾的住宿、商业业态、演艺以及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探索出新的模式 。
纵观本土惊艳的文旅项目 , 均是时间与人心赋予的杰作 。如今的拈花湾 , 已有了成熟的开发模式 , 但异地处之 , 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仍需见证 。
此外 , 拈花湾的特有的仿古建筑风格 , 也屡屡受到争议 。每一个项目纯人造的仿古建筑背后 , 是否足够撑得起所要传达的文化 , 是否能规避同质化?葭沚老街的仿古建筑 , 设计者保留了台州地域经典风格 , 如屋脊装饰采用台州地域样的蛎灰堆塑 , 但不少本地游客却并无感触 , 而是感觉“千篇一律” 。
谁在制造自我复制困境?拈花湾文旅的复制困境 , 几乎也是每一个文旅项目的复制困境 , 若深入来看 , 这些困境的制造者 , 既有大环境 , 也有文旅品牌自身 。
吴国平将2021年的旅游业市场概括为“五个冲击” , 分别为生存冲击、经营冲击、规模冲击、心态冲击、人才冲击 , 而冲击之下还伴随“四大难点”——收款难、转型难、创新难、突围难 。从外部来看 , 受整个旅游较为低迷的大环境影响 , 一次完美的自我复制并非易事 。
去年 , 拈花湾一季度净亏损超5500万元 , 一度被业内看衰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说法 , 或许正解释了大环境带来的困境:“仿古景区需要持续的创新力 , 而现在商业地产为主的企业都不景气 , 都缺钱 , 很难把更多资金投在研发上 。”
另一方面 , 国内文旅项目跟风成性 , 缺乏独立且深度的思考 。吴国平曾在回答“灵山为什么要做拈花湾”时指出 , 中国一旦有好的产品出来 , 大家都跟风 。如果大家都造古镇 , 都复制古镇 , 这样可能没有希望 。几乎所有大热文旅项目背后 , 都是基于对行业、对客群的调研 , 经年累月的琢磨 , 产品自有灵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