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无力偿债,莆田首富欧宗荣摊牌,正荣地产迈入“ICU”( 二 )


然而,市场的各种传闻却在扰乱着投资者的心情 。彼时,有市场传言称,“正荣老板突然跑到上海总部布置任务,要重组所有美元债 。”当然,正荣地产对于这些传闻嗤之以鼻 。
2月11日暴跌之后,正荣地产依然把暴跌原因指向了一些市场传闻 。2月14日,正荣地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注意到于2月11日公司股份及离岸债务证券的成交价下跌及成交量增加,其或许归因于互联网上刊发的关于本公司、其控股股东欧宗荣及其离岸债务证券的若干报章 。董事会谨此澄清该等报章属不实且虚假,且确认本集团的营运仍属正常,继续照常开展其业务 。
然而,随着正荣地产宣告无力偿还后,类似的声明似乎变成了笑话 。中国香港监管机构是否应该找有关人员摆谈摆谈?
踩“高压线”去年以来,评级机构也超级忙 。不省事的地产企业,一不留神就跌出境界 。
2022年2月15日,惠誉下调正荣地产评级至“B”,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几天后的2月21日,惠誉再度出手,将正荣地产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由原先的B级降至C级 。正荣地产的优先无担保债务评级也由B级降至C级 。正荣地产的违约回收率评级则为RR4,反映违约回收前景普通 。
这不是一家评级机构在行动 。穆迪将正荣地产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3”下调至“Caa2”,并将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3” 。
“Caa2”评级意味着未来12-18个月内流动性较弱,违约风险较高 。
随着评级的下调,正荣地产要想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
穆迪方面认为,“负面展望反映出,在融资条件严峻的情况下,该公司解决所有短期到期债务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正荣地产的债务问题是怎样逐步加剧的?
近年来,正荣地产处于相对高速发展状态,保持了黑马姿态 。
高速发展中,钱还是绷得紧 。
2016年以来,正荣地产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始终为负;投资性净现金流只有2016年为正,其他年份均为负 。
2016年到2020年,正荣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6.6亿元、-42.39亿元、-26.64亿元、-140.64亿元和-30.18亿元,连续5年为负 。对于房地产而言,主要是因为高速扩张中,钱拿去买地皮去了 。
从2017年底到2021年6月底,正荣地产总建筑面积土地储备从1200万平方米迅速增加到2930万平方米 。
而且在2021年房地产企业陆续出现问题的时候,正荣地产对于房地产市场依然看好,不断进行新的土地储备 。2021年上半年,正荣在长三角等区域增加了356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
钱在不断砸出去购买土地的时候,正荣地产的收益增长却出现了放缓态势 。2018年、2019年、2020年,正荣地产收益分别为264.53亿元、325.58亿元、361.2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3%、23.1%、11% 。显然,近年来,正荣地产的收益已经大幅度放缓 。
此外,正荣地产毛利率也出现了放缓态势 。2018年、2019年、2020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2.8%、20%、19.1% 。
相应数据并不好看的时候,正荣地产的债务也在持续攀升 。2021年上半年,正荣地产总负债2033.05亿元,比2020年的1837.8亿元增加了接近200亿元 。
截至2020年末,其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达76.6%,踩中“一条红线” 。到2021年上半年,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2.4%,依然在红线内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正荣地产拥有尚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453.46亿元,比2020年有所上升 。
其中259.92亿元的公司债券及优先票据,也比2020年有所上升 。
债务攀升之时,正荣地产依托发债来缓解债务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