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海底捞,带头关店

投稿|海底捞,带头关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ERA 超级单品,作者 | 肖德睿
11月5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已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 。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修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此外,在公司经营状况全面改善前,公司将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平均翻台率未达到4次一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分店 。
01 一场事先张扬的调整今年6月,海底捞张勇在投资交流会上就承认对趋势判断失误 。“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
8月底发布的2021年中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海底捞大陆地区门店为1491家,净增长623家,相当于每天净增长1.7家门店 。海底捞期内实现利润9650万,虽同比扭亏,但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盈利高达9.12亿元 。而在餐厅经营关键指标上,海底捞大陆地区客单价,由2020年的108元下降到104.3元,同店翻台率和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全部下滑 。
投稿|海底捞,带头关店
文章图片

对于影响业绩的原因,海底捞解释称,期内新开门店较多相关支出显著增加,新开门店首次达到盈亏平衡并实现现金流回报的周期长于往期,门店营运仍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 。
中报的“展望未来”部分,此前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餐厅密度和进一步拓展餐厅覆盖的地区”变成了“稳健提高餐厅密度和拓展餐厅覆盖的地区”,排名也下降到第二位 。“持续提升海底捞的就餐体验”成为了第一 。
02 理性看待海底捞关店海底捞关闭300家店,在一些媒体的口中,成了“断臂求生”,成了餐饮业“凛冬已至”的信号,还有投资者从中“嗅到一丝悲剧的味道” 。
其实,大可不必 。
  • 关店这件事,很正常   
关店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金链断裂的被动撤退,伴随着供应商讨债、员工讨薪、租赁纠纷、甚至是管理层之间撕破脸等等 。另一种则是主动的战略收缩:因为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门店做的不好,或者不够好 。
从商业逻辑上讲,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门店,就要关闭 。一些虽然盈利但是未达预期的店,也可以选择关闭,将资源重新配置,获得更多效益 。
不仅仅是餐饮,包括整个线下零售,都是在不停开店、关店中优化门店结构,完成新陈代谢,保证企业自身健康 。毕竟,做生意没有100%的事 。
其实很多企业避讳关店,尤其是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 。因为外界会对此有质疑,将关店这件事,上升到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管理层面的问题,甚至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大量公司死撑着面子不去关店,持续向有问题的店输血 。
遇到关店,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海底捞门店关停的原因及影响  
在海底捞的公告中,明确的给出了答案 。
海底捞在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再开 。门店的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导致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