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话梅的流量焦虑( 四 )


同时,这些海外的中小品牌,在通过话梅完成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步后,也可能选择其他代理,或者转投其他门店资源更加丰富的美妆集合店 。
这也就意味着话梅还将不停去寻找新的国际品牌,叠加更新,以维持核心竞争力 。
05 流量打法在话梅商品之外,“被人称道”的还有其门店设计,艺术策展、以及柠檬茶和咖啡 。这些和话梅的美妆商品一起,提升了话梅的“成图率” 。
话梅安福路的“小店”,如今已经被打造成立旗下柠檬茶品牌「introlemons原谅柠檬」的旗舰店,话梅在武康路的旗舰店,将一层设置为开放空间,并加入“马里昂巴”咖啡档口 。四层则还有零食、瓶装酒饮等产品销售 。
Damien在接受36氪专访时表示,柠檬茶introlemons,在每个话梅的门店附近都会有它 。它对我们来说,类似于宜家的冰淇淋,是我们的一个服务产品 。我们投资的这些东西,咖啡、面包店等,其实都是以流量的思维,来让我们这个场拥有一些流量构成 。
在新零售”前辈"在高喊回归零售本质,向传统零售学习之时,话梅这个“后生”依旧拥抱“流量思维”,把线下门店当作“服务场” 。
作为从电商中走出的品牌 。话梅自然而然的将“流量”思维带入了线下 。但话梅从柠檬茶、咖啡、策展和装修中获得的流量,能否真正转化为持续的实际的销量呢?
北京的小张前段时间去了一趟西单更新场,那里有家话梅和introlemons 。他对ERA超级单品表示,作为一个“直男”,自己的体验并不是很好:门店起伏的地面差点将他绊倒,找东西可能需要攻略,整个店看下来,唯一被“种草”的是结账台的平板支架 。柠檬茶味道可以,但如果没看新闻,不会发现这是话梅旗下的品牌,因为除了被话梅的前后门“夹着”外,找不到话梅存在的痕迹,门店附近也有SOE咖啡和Bluegless可以选择 。
上海的小陈告诉ERA超级单品,此前经常看到话梅的软文,但是没专门去过 。前几天为了还充电宝,看见一节阶梯,就随便走进去了,走到第三层才发现一个门上写着“欢迎走进话梅仓库” 。完全属于误打误撞进入的武康路店 。她表示,因为是“网红路”,所以客流还可以 。但是结账的地方,并没有排队 。大家都是纯逛,自己也不会买 。
柠檬茶和咖啡并没有达到“宜家冰淇淋”的效果 。这些门店足够“独立”,同时门店附近也并不缺饮品店和咖啡店,因为话梅本身处在商圈/购物中心这一更大的“服务场”之中,不一定能吸引顾客进店 。
另外向武康路点开放空间的设计和建筑的活化,对于整个“商圈”和“社区”的贡献,或许比对“话梅”本身的贡献更大 。而这些应该是像苹果、蓝瓶咖啡一样拥有足够利润空间的企业才能考虑的事情 。在当前阶段,比起做商业,话梅更像是在做公益 。
05 聚焦主业在ERA超级单品看来 。话梅做“服务场”,一方面可能这样的故事对资本来说比较性感 。也可能话梅做电商时,染上了——“流量不足恐惧症” 。
但按照现有的方式获取流量,沿着“流量思维”继续“进化”下去 。接下来,世界上就可能不止是文首提到的两个话梅,还有作为“餐饮项目”的话梅,作为“艺术场馆”的话梅,作为“购物中心”的话梅,作为“VC”的话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