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闽系“黑马”债务违约,阳光城深陷泥潭,林腾蛟孤掌难鸣?

房地产|闽系“黑马”债务违约,阳光城深陷泥潭,林腾蛟孤掌难鸣?
文章图片

阳光城天澜道11号,Morse姐摄

文丨征探财经(ID:teccj6),作者丨Morse姐
1995年,27岁的林腾蛟从新加坡留学回国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林腾蛟,回国后立志“教育兴邦,产业报国” 。这一年,他在福州马尾卧龙山建设阳光国际学校,并投资兴建了福建阳光假日酒店 。
27年时间里,林腾蛟家族已经将阳光控股有限公司打造成了横跨地产、金融等六大产业集团的大型投资控股集团,位列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32位 。
只是这几年位列世界500强的民营集团“风水”不好 。号称广州民企“一哥”的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就在春节期间卧倒了 。雪松卧倒之前,林腾蛟也步入困境 。危机,还在一步步蔓延 。
2月18日,林腾蛟旗下的阳光城(000671.SZ)出现了流动性紧张,两只境外债券利息未能在30日豁免期内支付,合计违约利息规模为2726.2万美元,已经构成了实质性违约,这还是林腾蛟活动后展期的结果 。此外,阳光城境内债也出现展期 。
阳光城此次遭遇的危机是长期多种因素积累的结果 。林腾蛟还能力挽狂澜吗?
走出福建1月29日,阳光城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净利润亏损在45亿元-58亿元之间 。
巨亏的阳光城,已然没有了十余年前走出福建的锐气 。
林腾蛟回到中国创业之初,一如其低调的性格,其企业也发展得格外稳健 。回到中国创业的第一年,林腾蛟先创建了阳光假日酒店 。这一步跨出之后,林腾蛟再切入到住宅地产项目 。
第二年(1996年),林腾蛟便在厦门开发了首个住宅地产项目“阳光新城” 。1997年,他在福州开发了阳光城小区,这也是“阳光城”地产名字的由来 。
只是,如同林腾蛟发家历史格外神秘一样,其在地产领域也并不显山露水,即使在2003年借壳上市后,依然发展以缓慢著称 。2009年,阳光城房地产业务营收仅仅只有13.4亿元 。
担任阳光城董事局主席的林腾蛟在这一时期有些坐不住了 。林腾蛟反思此前的发展思路,开始借鉴知名房企碧桂园的一些打法,其中“高周转”的打法自然不可或缺 。
打法确定了,林腾蛟自然不会满足于在福建区域的深耕,便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全国化扩张 。
2010年,阳光城除增加福州的多个储备项目外,同时择机拓展了广西、海南、陕西、太原等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房地产市场 。到了2012年,林腾蛟继续推行“高周转、低成本”的运作模式,坚持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阳光城在重点发展福州、厦门、上海及周边地区市场的同时,聚焦兰州、西安、太原等城市,多渠道、多方式地扩大区域影响 。
2012年,阳光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5234.63万元,比上年度增长68.8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60.67万元,比上年度增长78.85%,其中,福州区域提前完成了全年近60亿元的年度销售指标,西安区域全年实现近30亿元认购总额 。
此时的阳光城,兵强马壮 。
频繁变更全国化扩张,自然需要人员加盟 。
繁华之下,结局或许早已写下 。
林腾蛟在阳光城高速发展阶段,放权给挖来的职业经理人 。然而,频繁更替的高管,给阳光城带来了隐忧 。
从2010年开始,林腾蛟陆续挖来原万科地产营销总经理张海民、原龙湖运营总经理陈凯、原碧桂园联席总裁朱荣斌等业界人士 。这些人从履历背景来看,自然不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