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小而美到群雄并起,音乐治疗成了一桩10亿人的大生意( 三 )


在应用方式上,除了开发APP或平台网站常规方式,也延伸到了智能硬件领域 。例如BioBeats就是通过手环等硬件设备进行身体监测,根据用户的生命体征来定制音乐,以促进用户的冥想、运动或治疗;蜗牛睡眠则陆续上线了助眠相关的智能灯、智能水暖毯、香薰灯和加湿器等硬件产品,为音乐疗法的大众应用提供了更多途径 。 
投稿|从小而美到群雄并起,音乐治疗成了一桩10亿人的大生意
文章图片

变现方式上,除了公益组织,在C端已经探索出了广告服务、会员订阅、硬件售卖等多种商业模式,B端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相关服务 。据Tech Crunch报道,2021年Calm每日下载量翻番,全球用户突破1亿,付费用户突破400万,按照每年66.9/美元的订阅价格,这意味着Calm仅从C端就能收获近3亿美元营收,成立10年之后已然长成了隐形巨头 。 
同时,近年来不少音乐巨头也做了相关布局 。例如华纳音乐便与Rothco、Apple Muisc共同合作了“saylist”歌单,包含137首歌曲以帮助年轻人进行言语治疗;环球音乐与MedRhythms合作,为中风、多发硬化症等疾病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音乐处方”;索尼音乐也和Nordoff Robbins共同推出了音乐治疗助学金计划,资助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完成学业 。 
国内如腾讯音乐娱乐也开展了音乐公益计划,帮助自闭症儿童,开展相关音乐治疗项目,旗下酷狗音乐与专家和权威医生开展合作,推出了更具专业性的疗愈音乐专区;网易云音乐则提供了明星哄睡、助眠、冥想、轻音乐、晚安故事、空灵乐器、解压白噪音等音频和音乐的专注冥想专区 。 
目前来看,虽然音乐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都处于上升阶段,各大公司也看好音乐治疗赛道,开始涉足相关领域,但行业整体发展还不成熟,尚在垦荒期 。
一桩10亿人的大生意据2020年喜马拉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有超过8300万人收听疗愈音乐;在2018-2020年 期间,疗愈音乐收听人数涨幅高达302%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报道,全球有近10亿人存在精神障碍,每年有300万人死于酒精,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 。而目前全世界新冠疫情的流行,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进一步影响 。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越来越多的人都面临着或重或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治疗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代刚需,而音乐在心理健康中的价值也被越来越重视 。 
根据IFPI2021年发布的《Engaging with Music》报告显示,人们平均每周花费在音乐上的时间是18.4个小时,其中87%的人表示,尤其是年轻人,疫情期间在音乐中得到了疗愈 。
不过,尽管音乐治疗目前应用领域和方式较为广泛,头部音乐公司也开始关注该领域,但国内音乐治疗行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 
首当其冲的是音乐治疗的行业规范上 。国外由于行业起步早,已经形成严格具体的资质规定,还有相关部门的认可 。例如美国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行业规定,学员需要通过1040小时的全职实习才能成为音乐治疗师 。 
但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严格的行业规范,部分机构甚至只要三五天的学习就能够颁发音乐治疗师资格证 。同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还没有发布正式认证音乐治疗行业的文件,这也为音乐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 
此外,音乐治疗领域还面临着鱼龙混杂多的现状 。例如B站曾经流行一种名为subliminal music的音乐,号称能以人耳听不到的频率影响人的潜意识,从而改变人的容颜,增加发量、矫正牙齿、缩小鼻翼,无所不能 。诸如此类缺乏科学验证的音乐疗法,也为其应用和推广带来了负面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