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这届女生,开始拒绝“粉红税”( 四 )


这让我觉得,男装“真香”,我以后也要多多“捡漏” 。
“女生最爱”豆浆机,让我多花30元丫丫丨25岁 行政人员
我是从同事口中第一次听到“粉红税”这种说法 。那天我去同事家里做客,猛然发现她家的豆浆机和我家的是同款,只是颜色不同,聊天中,我发现我们都是在这款豆浆机刚出的时候就入手了,顺口一问价格,却发现我比同事多花了30元钱 。并且我们都是在同一家官方旗舰店购买的 。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淘宝,分别找到了这两款商品,发现这两款型号和功能确实完全一样,但奇怪的是,对于两个不同颜色的产品,商家使用的是两个独立的链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我购买的时候没有发现两款的差价了 。细看之下,我所购买的这款商品名称中的关键词出现了“女生最爱”的字样 。
“这就是粉红税啊 。”同事脱口而出,我这才了解到,因为商家的营销策略,女性在购买相同产品或服务时往往要比男性花更多的钱,因此出现了粉红税这种说法 。 “这年头,女生的钱也太好赚了吧 。就拿卫生巾来说,本来就是男性根本不需要但女性缺少不了的生活必需品,可是一条成人纸尿裤只要两三元,一条安心裤却要近10元,问题是这两者的成本相差无几 。”
同事是极简生活的践行者,比起我厨房里一堆粉粉嫩嫩却派不上什么用场的瓶瓶罐罐,同事家的厨房显得简洁而宽敞 。“我们买豆浆机用的是它的功能,又不是它的外壳,所以仅仅是因为外观更受女生欢迎,而让女生多花上30元买单,凭什么!”
同事一席话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可以为好看的外表买单,但要一视同仁,而不是因为性别差异而被区别对待 。从同事家回来以后,我反反复复想了好几天,才发现自己因为盲目消费多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更花了好多冤枉钱 。
在同事的带动下,我也开始理性消费,把关注点重新拉回到产品本身的价值上,满满当当的厨房也开始变得简洁宽敞,自己的心情也更加轻松自在 。
“女士专用剃毛刀”和男士剃毛刀毫无区别毛毛丨24岁 会计
作为一名家族遗传的“毛手毛脚”星人,我从大学就开始尝试用各种办法去体毛,一开始是用脱毛膏,但不知是皮肤敏感还是使用不当,用后胳膊和小腿都会起小红点子 。于是我就停用了脱毛膏,转而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剃毛刀 。
在选择剃毛刀时,经网络信息和身边朋友的推荐,最终选择了某大牌号称可以“减少对皮肤伤害”、“亲肤润滑”的“女士专用剃毛刀” 。说实话我对这些功能丝毫没有察觉,毕竟剃毛刀的作用就是刮干净体毛,而且要接触皮肤还要刮,所以说不伤害皮肤我是不相信的 。
不过因为使用感受还行,我也没在意,就一直使用着 。“女士专用剃毛刀”的价格不算高,100元包含一个刀架和两个刀头,因为刀架是金属的,非常结实,所以后续只需要换刀头 。但因为刀头是带肥皂的,一旦肥皂没了就得换 。所以我一年也得买个五六个刀头,一般买个80元3个装 。
 
后来有一次临时出差,我用了酒店里的一次性剃毛刀刮毛,感觉就是和平常用我的“女士专业剃毛刀”差别并不明显,刮得也很干净,就是刀片差点用起来不够流畅 。或许也是这次替代品的使用体验还行,退房时我还将酒店第二天更换的新剃毛刀带了回家 。
再认识到我的“女士专用剃毛刀”是“粉红税”则是某次和男友逛超市的时候 。当时刚好我们俩的替换刀头都没了,到了货架我用的那款女士用的刀头没货了 。就在我说上网下单时,我男友告诉我这牌子的刀头都差不多,还说他有多余的刀架和刀头让我回家换上试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