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财报解析:达达距离社会化物流平台还有多远?( 二 )


可怕的不是亏损财报显示,达达2021年净亏损为24.711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7.052亿元人民币 。
钱都花在了哪里?从财报来看,一方面是获客,另一方面是技术 。
2021年,达达销售和营销支出为34.279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8.48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85% 。达达给出的原因是:第一,向京东到家消费者提供的激励增加;第二,与公司业务增长相关的人员成本增加 。所以达达调整的侧重点还是在京东到家的业务上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用户增长上达达的投入已经非常慷慨了,但仍然难以掩盖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事实 。
2020年达达活跃消费者人数为4130万,较上年增长1690万,平均每个新用户的成本为109元;2021年达达活跃消费者人数为6230万,较上年增加2100万,平均每个新用户的成本为163元 。
技术方面也就是研发费用,财报显示2021年研发支出为5.739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4.288亿元,增长了34% 。过去一年,达达在研发上的支出并未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一直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但从技术投入占比来看,2021年只有6%,这个比例对于一个需要技术驱动的平台而言,并不算高 。
对于一家仍在增长期的公司而言,可怕的往往不是亏损,而是增长空间受限 。
过去一年,虽然达达的营收增速已经达到了78%,但股价还是像过山车一般拼命下滑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资本市场对达达的竞对过于忌惮 。
西南证券整理的一份数据显示,2019年即时配送主体市占率中美团、蜂鸟和达达为市场前三名,其中美团以47.2%位居第一,领先第二名超过半数份额,从订单量来看,也是美团遥遥领先 。
投稿|财报解析:达达距离社会化物流平台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不过,在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的口中,2019年达达快送的市场份额为19%,2020年为25% 。考虑到统计差别以及业务类型不同,美团和蜂鸟主要是以餐饮外卖为主,达达集团则以商超领域业务为主,但从现在的体量来看,达达的业务规模远远无法和美团、蜂鸟的外卖业务相比 。
未来仍然可期尽管前有强敌、自身亏损,但即时配送行业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它是支撑近场电商生态的关键 。
在电商整体GMV从传统形态迁移至以社区团购为代表的的近场电商的历程中,即时配送市场对应的电商商流增速更高,叠加即配订单高频低价的特征,即配物流件量增速将被放大 。
从数据来看,2020年美团外卖业务交易金额4888.5 亿元,同比上升24.5%,非近场物流对应的阿里系、京东及拼多多的合计GMV增速为23.2% 。
国金证券在快递物流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生鲜领域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增长至1640亿元,增速达18.8% 。西南证券也预计,2025年由生鲜电商为代表的2C近场电商产生的即时配送需求为 370亿单 。
不过虽然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空间,但对于达达而言,一方面自身财务数据需要调整,根据财报,截止去年年底其账面资金仅剩17.648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62.911亿元 。所以才需要京东增持,换来5.46亿美元现金和部分战略资源,可以缓解达达的资金危机 。
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达达与京东已经进入更深层次的融合绑定,未来京东业务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这与此前蒯佳琪的预期相悖 。
如今摆在达达面前的考验是,将业务多元化、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和减少亏损,以及如何在与京东增进紧密关系的同时,扩大外部业务的营收占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