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从排队5万桌到大裁员,顶流文和友怎么了?( 二 )


线下的热潮很快便弥漫到线上 。在小红书搜索文和友 , 会发现无论是广深还是长沙店 , 都充斥着琳琅满目的打卡攻略、避坑攻略、探店秘方 。仅搜索长沙文和友 , 相关笔记就超6万条 , 单条笔记的点赞量随随便便破万 , 瞬间成为流量新宠 。
新消费|从排队5万桌到大裁员,顶流文和友怎么了?
文章图片

线上线下的火爆自然引来资本的入驻 。2020年 , 文和友拿到了加华资本近亿元人民币投资 。2021年 , 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碧桂园创投、易凯资本等都将目光投向文和友 , 并于2020年8月完成B轮融资 。据多家媒体报道 , B轮融资完成后的文和友估值达百亿 。
新消费|从排队5万桌到大裁员,顶流文和友怎么了?
文章图片

在此情况下 , 成为“中国餐饮界迪士尼”的目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而前途光明 。
【新消费|从排队5万桌到大裁员,顶流文和友怎么了?】可是 , 品牌长红的道路注定不好走 。与大多数网红餐饮一样 , 超级文和友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扩张带来的重重困境 , 看似风光的背后 , 实则波涛暗涌 。
2022年2月 , 文和友大面积裁员的消息进一步发酵 , 新项目也受到影响 。此前 , 有报道称南京“超级文和友”项目由秦淮区政府牵头引进 , 总投资5亿 , 原本预计在2021年底开业 。如今 , 项目一再推迟 , 2022年能否如期开业 , 仍是未知数 。
同时 , 商家的撤退也为文和友的经营带来巨大的不利 。深圳文和友中 , 茶颜悦色的撤退导致流量断崖式下跌 , 以前一家卖炸串的网红店一天流水能达数万元 , 而目前仅有几百 。当地商家文记、老猫和巧膳坊、李记百货等均已离场 。而广州店早期的商户如风筒辉烧烤、无影脚陈氏盲公丸等也陆续离开 。
而深圳文和友内的创发餐厅、恒记婆婆面等二十余个商户由于未按时营业 , 收到了文和友的违约告知函 , 并遭遇停水停电、店面围蔽 , 被迫不体面地离场 , 更为文和友的遇冷发展铺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 。
缘何落寞?矛盾的个性与贪婪的野心
从决定扩张全国的那一刻起 , 超级文和友的发展就已潜藏下了没落的种子 。
从外部原因看 , 新项目投资的失利被认为是此次裁员及其走向下坡的关键 。据悉 , 此次被裁员工多为长沙文和友的沉浸剧场项目及南京文和友项目 。这就不得不提到南京文和友项目——位于秦淮区核心商圈 , 定位依旧为“地方文化+美食娱乐”的结合体 。
据报道 , 文和友一开始计划做明朝文化 , 调研、运营、空间设计等工作均由此展开 。而半年后 , 策划团队突然被告之不做明朝文化 , 改做六朝文化 , 导致整整半年的工作由此白费 。
但从内部来看 ,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其自身持续模糊且摇摆不定的定位 。从源头看 , 超级文和友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矛盾的存在 , 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 一是扩张过程中 , 原生的长沙文化与被迁移城市文化间如何平衡的矛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