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特效行业里的寒冬:瘦了甲方,肥了外包?

投稿|特效行业里的寒冬:瘦了甲方,肥了外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娱乐资本论 , 作者|椰子树 雪夜枫鳞
“干影视或是干游戏都很难 , 其实很多人的内心都在摇摆横跳” , 刚从上一家游戏公司离职的小王告诉河豚影视档案 。
去年以来 , “互联网寒冬”的言论四起 , 疫情使经济增速放缓 , 整个大环境都不容乐观 。其中 , 影视和游戏行业作为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两个领域 , 受资本和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些 。
相爱相杀基本可以概括这两个行业的关系 。在学校时 , 影视动画技术和游戏技术的专业学习时常不分家;毕业后 , 高薪可以为游戏行业吸引一批人才 , 但也有人愿意为了热爱在影视特效、后期行业积累经验慢慢来;中途 , 游戏行业几乎从未停止在影视动画行业挖人 , 但游戏版号一次两次的收紧又让跳槽来的影视人灰心、离开......
有意思的是 , 行业里的一批外包公司因此被催生得愈发茁壮 。有项目 , 对人有需求 , 薪资也不低 , 灵活程度更高 。虽然福利和稳定性不如一些大厂和公司 , 但在目前这种环境下 , 外包公司本就不稳定的特性似乎也成了某种稳定 。
小王告诉河豚君 , 对于大多数像他一样从影视行业跳槽到游戏行业 , 最终又离职的中年打工人们来说 , 现在摆在面前的无非就是三条路:继续找机会跳槽、去外包公司或是回老家干别的 。
动画人和游戏人 , 曾经都是一家人投稿|特效行业里的寒冬:瘦了甲方,肥了外包?
文章图片
动画、影视、游戏特效三者区别严格来说 , 实际上是影视行业里做动画的那批人和游戏人 , 在最初的专业学习中难舍难分 。这也从源头上导致了两个行业里人才的频繁流动 。
就动画行业而言 , “做动画难 , 做原创动画更难”在圈外人眼里已经成为了某种共识或常识 。但对于真正的行业从业者而言 , 只要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保障 , 前面说的“难”都不会太难 , 离场率、行业情况或作品也都不会太显得糟糕 。
只是近几年来 , 行业环境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远 。
若森数字副总裁杨磊告诉河豚影视档案 , “大概在2015年前后 , 有一股资本热潮涌入动画领域 , 很多公司在融资方面比较顺利 , 也就相应地给了很多原创动画团队机会 。可是一旦没办法持续创造利润 , 融到的资金也总有花完的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 , 加上大环境的影响 , 资本开始慢慢退场 , 动画公司也失去补给 。
投稿|特效行业里的寒冬:瘦了甲方,肥了外包?
文章图片
若森数字出品的作品
就番剧领域而言 , 由此导致的最明显变化在于 , 很多动画公司的生产力开始从自制或其他业务转为主要服务于平台 。“因为平台投资了一批动画公司 , 一些公司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 现在他们相当于是TO B的商业模式” 。杨磊说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