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概股「弃儿」:136家公司市值跌破1亿美元

投稿|中概股「弃儿」:136家公司市值跌破1亿美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豹变,作者 | 秦海清,编辑 | 邢昀
2011年5月4日,带着“中国版Facebook”的概念被华尔街关注,人人网在纽交所上市,当天市值冲上了70亿美元,在已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中仅次于百度、腾讯、新浪 。
上市当天,人人网CEO陈一舟回忆起当年在斯坦福听巴菲特讲过的一句话:
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
在陈一舟看来,短期内大家投不投票,无所谓 。只有长得重了以后,未来投票的价值才会越来越精确反映股票价值 。
那一时期,因为多家公司被曝光财务真实性存疑,中概股整体在美国遭遇信任危机 。人人网在上市首日获得短暂高光后,第二天股价开始回调,两个月后跌去一半 。十多年过去,人人网并没有长成吨位足够的大象,股价也没有回到当年的高度,如今公司市值维持在5亿美元附近 。
5亿美元市值,大概可以看作一条中概股分界线 。超过5亿美元的算是中概股里的“大盘股”,分界线以下的小盘股们没有足够的重量压仓,风浪之中显得渺小又无奈 。
2011年,因为过度“粉饰”财务数据,一波市值5亿美元以下的中概小盘股遭到猎杀,并且让中美两国监管围绕审计底稿来回博弈 。监管遗留问题埋下的种子十年后在内外环境刺激下,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杀伤力,中概股在2022年上演了一场“冰与火之歌” 。
这一轮中概股巨幅波动中,分化局面进一步凸显,当更多投资人的目光放在头部、市值更大的中概股身上,那些数量更多、但市值极小的中概股在大浪之下只能随波逐流 。
这些低市值的中概股,亦曾各自辉煌一时,但殊途同归于落寞,如今风暴尚未完全平息,“小角色”在资本市场的前途仍难言乐观,只能等待,寻求修复 。
“大逃杀”中的小角色美国市场,过去很多年一直是中国公司的向往之地,“流淌着蜜与奶” 。
这里面有特殊的历史因素,也带来过双赢的发展局面 。上市的好处,用陈一舟的话来说,比如员工期权的可变现,股票的可流通性,再融资的便利性,兼并收购的便利性 。
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享受到这些好处,相反,中概股中数量占比更高的是市值不足5亿美元的“小角色”,他们走上二级市场后如同进入“围城” 。
一轮市场风暴过后,截至3月25日,28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约1.19万亿美元,其中市值低于5亿美元的中概股有196家,这些企业的总市值一共195亿美元 。也就是说,数量占比7成的中概股,市值总和在总盘子中占比仅1.6% 。
投稿|中概股「弃儿」:136家公司市值跌破1亿美元
文章图片

截至3月26日,中概股中市值低于1亿美元的公司
阿里、拼多多、B站这些在美上市的头部中概股明星光环越显眼,小市值中概股越显得黯淡 。
十多年前,引发中国企业“集体形象危机”的正是一波小市值中概股的财务问题,最终美国监管机构出手,将审计机构也纳入跨境监管体系,围绕审计底稿与中方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谈判 。
虽然后续多轮上市潮再起,一批批中国公司前赴后继奔向大洋彼岸,但是中概股中的分化更加明显 。自重不够的企业大部分时间交易量很少,无人问津,一遇到大的波动,更容易成为猎杀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