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级市场,做好投后有多难?

投资|一级市场,做好投后有多难?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 , 作者 | 喜乐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最近在学习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 , 为了入门赶紧网购了《管理的实践》(下称“管理”) 。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 也就是说 , 如非特别需要 , 这样的“专业性书籍”我通常不会耳闻 。
读这本书 , 的确是为了本文有个权威的reference 。
2002年 , 93岁的德鲁克拿到了老布什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 , 这是一个美国公民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授予现场 , 老布什高调宣布 ,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 是他对世界管理学界做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知道德鲁克的人对他的学说应该有大致的了解 , 老布什提到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正是出自于《管理》 。书中的原话是 ,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 是唯一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 , 凝聚一致方向 , 建立团队合作的原则 。”
也正是《管理》这本书 , 管理学的概念才首次系统性地诞生于世 , 后人对待管理学的讨论也从此变得有的放矢 。当然本文无意写书评 , 只是想借靠“巨人的肩膀” , 讨论一些我所关心和好奇的事情 。
首先 , 先透个底 , 德鲁克老先生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 这样的真知灼见 , 简直是本文讨论的精髓 。
其次想感叹一句 , 任何事一旦与文学挂钩 , 再稀松平常的规律都能沾染上一丝意味深长的美 。
比如我在查资料时 , 发现有自媒体将普利策新闻奖得主Ellen Goodman的话术拿来形容VC的退出:「优雅地离开」是有诀窍的 , 它始于认识到一份工作、一个人生阶段或一段关系何时结束的远见 , 然后放手 。
对VC/PE来说 , 「优雅地离开」代表着一个案子从投资到退出最好的ending 。然而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史中「遍地是黄金」的时代早已远去了 , 风投进入精细化投资与管理的发展周期 , 这意味着VC们优雅离开的难度变高 。
德鲁克也曾秉持过一种观点 , 即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 正在逐渐成为限制因素而非驱动力量 。知识正在成为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
在本文 , 我更倾向将“知识”理解为专业能力 。
对应到今天 , VC/PE们的确变得越来越专业 , 基金的体系越来越完善 。着眼于眼下的话 , 有一些共通性明示了VC/PE的变化风向:「投后管理」正在被VC们疯狂谈论 。
他们在用相似的话术 , 向媒体、潜在的被投企业、同行、LP展示 , 他们除了钱 , 还有什么;除了钱 , 他们还剩什么 。已经很少有机构甘于只做一名单纯的财务投资者 。
而我好奇的是 , 假设将投后管理亦归类为管理学支下的细分学科之一 , VC们将这门课学得怎么样了 , 而本文就妄图通过几个问题深入讨论下「投后管理」 , 看看VC们谱写了一版怎样的投后现实主义传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