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安踏DTC,只撑起了半边天( 二 )


但是在市场策略创新上,则主要采用“对标+跟随”李宁的打法 。当安踏自己成为市场老大,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行业老大对标以后会不会失去主心骨 。 
以安踏2012年营收超越李宁成为国内体育品牌老大为观察节点,可以发现在完成反超后,安踏的主要市场方向依然在吃“对标+跟随”的老本行 。 
一方面是在市场策略上,依然以国际并购为主,进行市场增量开拓 。通过先后收购国际体育巨头Amer等多个细分市场品牌,完成品牌多元化矩阵 。 
另一方面体现在财务侧,对于主推多品牌战略的安踏来说,2019年以前的增长靠主品牌下沉,2019年以后的增长靠斐乐 。前者来自于对标再造一个下沉李宁,后者来自于跟随李宁的国际并购策略 。 
但是从2012年至今,主品牌安踏的“下沉李宁”策略在2019年达到一万家门店以后,就陷入增长瓶颈,进入门店精简期 。2019年以后拉动安踏高速增长的斐乐,也在2021年从上半年同比51%的营收增速直接下降到下半年的6.8%,滑入降速窗口期 。 
在失去李宁这个对标主心骨以后,安踏陷入的不只是市场策略、增长动力单一,还有产品体系的方向迷失 。即使每年研发投入远远大于李宁,但是因为失去市场方向,安踏的产品体系并不扎实 。 
根据国元国际证券研报显示,在2013年、2017年阿迪达斯和耐克的2次中底技术革新后,李宁是首个实现追赶的本土品牌,通过“李宁?”技术下沉,实现大众产品提价,高端产品定价与国际品牌成功锚定 。安踏则到2021年才发布“氮科技”平台,借助双奥资源,发力专业化和高端化 。 
显然一直采用“对标+跟随”策略,反超李宁走上国内运动品牌王座,但是拥有王者市场份额的安踏,依旧还没有长出属于王者自己的主心骨 。 
因此,2020年安踏再一次升级了对标对象,这一次将视野从国内品牌放到了国际品牌耐克身上,全面转型学习DTC模式 。 只是安踏的DTC看似学到了去渠道化的销售模式,却没有学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DTC品牌打造 。
DTC只学会一半DTC的核心思想就是——直面消费者 。作为一种最早源自北美的品牌模式,原指诞生于线上的独立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省去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一系列环节 。 
如今DTC已经成为一种销售渠道的代称,常见的一类DTC模式就是:去渠道化,去掉中间商赚差价 。 
比如在国内自称DTC模式的品牌,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线下开设直营实体店,线上搭建官方小程序,开发官方App,搭建官网销售,在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 。 
其中服贸运动品牌的典型代表有耐克,在2015年就正式将DTC直营业务当作公司战略,2017年在此基础上又升级为CDO模式,强调更贴近消费者需求 。 
国内运动品牌方面,安踏在2020年8月公告称,要将安踏主品牌进行DTC转型,主要策略为将原本线下经销商运营的门店转型为直营门店 。 
通过渠道改革,实现货品的直面消费者,缩短交易环节,对于品牌来说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可以获得更低的购买价格 。但渠道的改变并不能给品牌带来质变,更不用奢望引爆整个品牌 。 
对于DTC转型来说,通常包括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渠道结构变革,也就是增加线上渠道销售占比和线下直营门店数量 。 
这一过程的中心思想是缩短交易链条,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价格 。不只DTC如此,在国内市场,早期电商品牌的崛起同样也强调去中间商,去差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