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道阻且长:脱碳背后的中国氢能源

新能源|道阻且长:脱碳背后的中国氢能源
文章图片

文丨阿尔法工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诗词用来总结新能源各条产业链,再贴切不过 。
作为过去一年里的明星,锂电、光伏板块大受追捧,在二级市场诞生了众多十倍、二十倍的个股 。氢能源紧随其后接力,厚朴股份(300471.SZ)年内涨幅超越三倍,亿华通、美锦能源(000723.SZ)也均实现了翻倍行情 。
在氢能行情向好的时刻,看多做多的各路资本、研究团队、财经媒体纷纷喊出“氢能源蓝海”、“十万亿赛道”的口号 。而看空者也不乏其声,核心理由依然是前景不明 。
那么,氢能源究竟是风口?还是陷阱?它最可能的落地点是什么?障碍在于何处?这是本篇报告试图解答的问题 。
01、另类角度的小方法中国的改革开放有条规律,新兴产业的发展,历来与政策结合紧密 。
所以,一个新兴产业,在规划层面是不是足够重要,有没有受到重视,其实是可以从一些政策指标上看出来的 。
【新能源|道阻且长:脱碳背后的中国氢能源】一般而言,政策出台快、政策密度频、政策定位高、调控力度大的产业,往往是重点扶持,定位长远的产业,它们在日后的景气度,也会更高 。
这一点,从光伏、锂电这两条赛道的历史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
用这个指标来观察氢能源,可以发现它符合这个规律 。
从2006年到2019 年,在这13年期间国家层面颁布的氢能源相关政策大约22个,2019年之后到现在不到3年时间颁布的政策超过25个,地方层面的更是全面开花 。
2019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迎来了相关产业政策发布的密集期 。
近日,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在4年示范期间,五部委将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目标完成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
改革开放的另一个规律,是新生事物总要通过试点,得到印证后再推广 。而某一级地方政府,常常就是那个探路的排头兵 。
这是一步可轻可重的棋,如果进展顺利,应用中没有很大的问题,这个区域市场就可以培育中国的氢能源产业 。如果进展不顺,也可以把负面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资源浪费和市场错配 。
不过,从政策的角度观察,仅仅是自上而下认识行业的一个小方法,它仅可以参考,却不能依赖 。更不能化解市场对于氢能源发展的分歧 。想要得到更准确的结论,还需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
02、核心诉求是脱碳氢气直接燃烧或通过燃料电池发电的产物为水,能够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故而被誉为终极能源 。
其次,纯电动车的电池,使用了大量锂、钴、镍等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挖掘、生产加工等过程均有大量能量消耗及碳排放 。相较于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也较低 。
第三,燃料电池车的报废回收阶段,也比电纯动车回收,更容易且更有经济吸引力 。
这三条加在一起,就是深度脱碳的由来 。
但从能源替代的角度来看,仅仅做到清洁是不够的,还要兼顾效率和成本 。
从能效上来看,氢气的热值约为140MJ/kg,高达煤炭、汽油等传统燃料的3倍以上;从储量上来看,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 75%,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中蕴含着大量可供开发的氢能,未来是获取最便利和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