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AI何以成“药神”?|钛媒体深度( 五 )


“这个领域其实是个偏交叉学科 。虽然李成涛主攻AI领域,但他博士期间的方向或是时间和精力,其实花在了理解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上,从而解决分子之间的作用底层原理 。而且,团队也会招聘从传统药企中出来的人,并不是说创始人一定要在药企里面做过很长时间 。将AI技术和医疗大健康赛道的人组合在一起,才会推进企业更快发展 。”侯晓林表示 。
AI新药研发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事实上,AI+制药赛道属于计算机与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的生命科学技术,高端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商业模式尚不明确,产业也处于早期 。加上AI大数据的“黑盒”,使得数据不同,各家技术路径也不相同,导致整个产业呈现“散而小”的局面 。
首先是商业模式尚不明确 。企业需要合理地定位角色,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 。当前,AI药物研发真正意义上的产出较少,2019年4月,IBM公司因为财务业绩低迷,决定停止开发和销售药物开发工具——Watson AI套件 。目前多数企业发展依赖融资,对AI+药物研发技术创新企业来说,是自己做药物研发还是CRO模式,是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做出适合的选择 。
以美国AI制药独角兽Schrodinger(薛定谔)为例 。创立于1990年,比尔·盖茨、谷歌、启明创投等投资的薛定谔于今年2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SDGR 。截至9月18日,薛定谔市值已经达到44.2亿美元 。
但薛定谔发布的2021财年二季度财报中显示出,AI新药发现并非该公司核心收入,而且商业模式并不清晰 。
财报显示,薛定谔Q2收入为2980万美元,同比增长29%,整个上半年收入为6191.1万美元 。其中,Q2软件收入2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5%,新药发现业务收入5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1% 。软件和新药发现为薛定谔的两大业务领域,前者为向药企销售AI制药相关软件,后者为开发自有新药 。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薛定谔收入中相当一部分并非来自其核心业务,也就是投资所得收益 。比如,2021财年Q1由于公允价格的调整,薛定谔持有的Morphic Therapeutics的股份为其带来2480万美元非现金收入 。Q2则包含收购与药物发现计划相关的知识产权,以及薛定谔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的收入等 。最终导致薛定谔第二季度净亏损达到3497万美元,相比同期的406.6万美元大幅增长 。
产业互联网|AI何以成“药神”?|钛媒体深度
文章图片

AI制药公司Schrodinger于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来源:Nasdaq官网)
不过,侯晓林却认为,尽管从时间上看,国内大数据和AI制药行业起步略晚,但这个行业自身就比较新颖,从临床I&II&III期到FDA/CFDA审核,整个过程尚需一段时间,但AI制药公司阶段性管线成果仍可通过“license out”模式商业变现 。
Alex指出,英矽智能拥有三种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但目前依然处于早期商业化 。

首先,通过自研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推进超过40个内部在研项目,一旦这些内部管线取得进展,公司将寻求项目授权合作或自主推进到临床阶段,继而实现商业化;
第二,项目开发合作 。对于拥有临床管线的公司,如果想要布局创新的临床前管道,它们会选择与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公司,也就是英矽智能等企业合作,从新靶点发现一直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研究,并随着项目合作的展开进行里程碑付款;
第三,软件授权合作 。英矽智能会把AI软件授权给制药公司,当这些软件被布局在制药公司内部,使用者们可以从英矽智能多年的研究中受益,利用软件加速药物发现 。Alex认为,软件收入可能没有项目合作收入那么重要,但将有助于整个生态圈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