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心理健康纳入体检,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孩子很可能会激增!( 二 )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重大的、体现社会进步的民生措施,不但有助于提高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还推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抑郁症防治工作 。
如果能通过体检尽早识别抑郁症患者,尽快提供专业干预,抑郁症的预后就越良好 。这对任何一种疾病都是如此 。
当越来越多抑郁症轻症患者被发现、被治愈,“抑郁症难以治愈、转归不良”这样的错误认知也就会不攻自破,抑郁症不再令人谈之色变,患者的心理压力会大大降低 。
抑郁症|心理健康纳入体检,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孩子很可能会激增!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心理体检”这项措施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对患者造成一定隐患 。以下结合我们在临床中总结的经验提供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若通过心理体检筛查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疾病,一定要引导患者理性、正确对待,消除病耻感,缓解心理压力 。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精神医学界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焦点仍停留在神经递质、大脑海马、炎症因子、遗传等生物学因素上 。比如临床指南指出,“双相障碍遗传度高达80%”、“抑郁症遗传度40%” 。
患者和家属可能从互联网、医生、护士口中得知这些信息,并且往往会灾难化思维,担心疾病遗传给下一代,部分患者还会责怪是父母害了自己,恶化亲子关系 。
关于这个遗传的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解释过 。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遗传度”来源于家系调查,只能表明“家族聚集度”,而并不是我们大众所说的基因遗传 。
已经证实,抑郁症并非单基因遗传疾病;多基因遗传的假说目前未被证实 。越来越多学者认为抑郁症是靠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遗传的,也就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所致 。
另外,国内多个权威精神科专家已经公开表示,经过规范的、专业的治疗,抑郁症可以治愈;双相障碍也并非不治之症,不一定需要终身服药 。
所以,基层医生、非精神科医生、体检中心保健人员等相关人士一定要注意学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精神心理知识,并向大众普及 。
若在体检时识别出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应客观地向他们解释疾病特点,切勿向他们传递该病无法治愈、遗传率高等错误的、消极的信息 。这会增大患者群体压力,毫不利于康复,勿将早识别、早干预变成了传播焦虑甚至恐慌 。
第二,应注意保护体检者的疾病和隐私信息,以免给患者求职、求学带来不便 。
若心理体检得以普及,很可能会成为员工、学生体检中的常规项目 。在抑郁症仍未得到大众理性对待的背景下,体检中心和相关知情人员一定要对体检结果严格保密 。
目前,部分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对抑郁症、双相障碍没有正确的认知,认为这类患者“脑子有病”,担心他们情绪失控时会作出极端行为,伤及无辜,因此避而远之 。部分青少年、儿童在这类家长的影响下,也会形成错误认知,对身边的抑郁症同龄人患者指指点点,甚至嘲笑、捉弄 。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非常敏感,他们会敏锐地感觉到外界的异样目光 。甚至有可能别人只是表达关心,不敢刺激他们,他们也会将此理解为蔑视和揶揄 。
总之,这些都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容易形成二次伤害 。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强烈,长期在学校遭受到同学们的冷落、歧视,很容易令病情恶化,学习障碍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
而对于成年人而言,一张不完美的心理体检报告,很可能成为职场的绊脚石,部分缺乏人文关怀的企业可能会拒收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