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崔传亮教授深入解读:聚焦黑色素瘤双靶药物临床研究与实践( 二 )


3
《论坛报》: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方面,靶向药物联合模式(D+T)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了其明确的临床疗效,包括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治疗,请您从研究角度为我们解读下D+T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优势?此外D+T在中国人群中的表现如何?
崔传亮教授:Combi-d和Combi-v两项研究评价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汇总分析显示,5年OS率34%,PFS率19%,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1%和49% 。研究发现,CR患者与长期生存患者的基线因素与良好预后有关,这提示与肿瘤动力学特征和疾病负荷相关的因素(如体力状态、乳酸脱氢酶水平和病灶数量)更佳的患者更可能获得缓解,而且缓解程度也更高,从而最终获得长期生存 。因此,临床实践中,基于患者基线特征对抗肿瘤治疗疗效的分析,为新的治疗和联合方案应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时,提供了临床结局的预测指标 。另外,COMBI-d/v 5年数据亦显示:缓解程度越深(疾病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患者的长期PFS和OS获益越大:经D+T方案治疗后,达到疾病稳定、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1%、16%和49%,5年OS率分别为16%、32%和71% 。提示双靶治疗后的肿瘤退缩深度也是一个临床结局的预测指标 。
【黑色素瘤|崔传亮教授深入解读:聚焦黑色素瘤双靶药物临床研究与实践】进入靶向及免疫治疗时代后,疗效的逐步提升将治疗时机从晚期治疗提前到辅助治疗阶段 。COMBI-AD研究显示,ITT人群中D+T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为52%,安慰剂组5年RFS率为36% 。从中位RFS方面,双靶治疗组尚未达到NR,而安慰剂组为16.6个月,双靶治疗组相对于安慰剂可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而且在所有亚组中双靶治疗组均显示RFS获益 。因此,临床上已经把D+T方案作为BRAF突变患者术后标准的辅助治疗方案之一 。
综上,双靶(D+T)联合方案在BRAF V600 患者中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其无论作为Ⅲ期高危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晚期BRAF突变患者一线,甚至是二线的治疗方案,均能为患者带来非常明确的获益 。
我中心作为D+T方案应用于晚期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心之一,已经积累了一些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及治疗经验 。在研究中,我们看到,中国患者的数据与西方人群的研究数据非常接近,因此,对于晚期有BRAF突变的患者,我们会将双靶方案作为首选方案之一推荐给患者 。那么,刚刚已经提到,我们目前尚缺乏D+T辅助用于中国人群的数据,但基于最新的COMBI-AD研究5年分析结果,我们也会建议D+T作为Ⅲ期BRAF突变阳性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之一 。
4
《论坛报》:针对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应该如何管理?
崔传亮教授:临床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疗效,用药安全性对于患者是否能够持续治疗也至关重要 。靶向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 。例如,发热通常通过适当的停药,或者退热药物治疗后,一般停止发热24小时以上,待一般症状好转后,大部分患者就可以继续双靶治疗 。皮肤毒性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可应用护肤脂、局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处理 。一般而言,皮肤毒性的处理难度并不大,大部分皮肤毒性能在7天左右缓解 。绝大多数双靶不良事件均在最初一年的治疗期内发生,且几乎所有双靶不良反应都是短暂的,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即可解决 。因此,只要提高不良反应防控意识,加强临床管理,黑色素瘤的双靶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