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前世今生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在我国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1 。除了NSAIDs,甾体激素类药物也是一种强效的抗炎药 。甾体与非甾体,如何区分?有了作用强的甾体类抗炎药,为何还要研发NSAIDs?身为NSAIDs鼻祖的阿司匹林却转战抗凝,曾经受欢迎的保泰松与罗非昔布消失于历史舞台,这些年NSAIDs药物都遭遇了什么?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张志毅 教授
一级主任医师首届国之名医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中俄医学研究中心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副所长
黑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风湿免疫病专科医联体联盟主席
东北三省风湿免疫病专科联盟主席
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九、十届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副会长、骨关节炎学组组长
甾体与非甾体,缺了个“甾核”
甾体激素类药物,即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基本结构是甾核 。凡是结构上不是甾体的抗炎药,均称为NSAIDs 。在长期使用甾体类药物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使用大剂量的甾体抗炎药是危险的,存在诸多副作用,从而致力于开发NSAIDs,以求减少副反应1 。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甾核1
NSAIDs的曲折发展史
NSAIDs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希波克拉底曾经使用柳树皮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2 。古希腊及古罗马人用柳树皮的浸出液治疗炎症、疼痛及发热,后来证明其中起作用的成分是水杨酸3 。
1899年,德国化学家Hoffmann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结束了用草根、树皮解热镇痛的时代,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3 。阿司匹林可对血小板的环氧化酶(COX)-1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会抑制凝血酶合成,增加出血倾向,并伴有很多不良反应1,3 。如今,阿司匹林作为NSAIDs的原形药物被广泛用于抗凝治疗2 。
1948年,第一个非水杨酸类的NSAIDs药保泰松问世3,这也是第一个开始使用NSAIDs名字的药物2 。该药疗效显著,一度很受欢迎,后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被弃用3 。
20世纪70年代,许多新的NSAIDs药陆续涌现,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等,不良反应较前相对减少2 。
1971年,学者发现NSAIDs的作用机制,通过抑制COX发挥抗炎止痛作用 。20年后,学者发现COX存在两种同工酶,COX-1与COX-2 。NSAIDs疗效主要来自对COX-2的抑制,而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与抑制COX-1有关 。于是,药学家们集中精力开始研发只抑制COX-2的NSAIDs药3,以期保留传统NSAIDs的疗效而克服其胃肠不良反应 。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NSAIDs的作用机制1,3
1998年,全球首个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问世3,4,罗非昔布紧随其后3 。这类制剂只抑制COX-2,不抑制COX-1,因此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使人们充满了希望 。然而,2004年研究发现罗非昔布的使用伴随着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增加,随后罗非昔布撤市3 。
2005年,FDA要求所有处方类NSAIDs增加黑框警告,警示其心血管安全性与胃肠道安全性5 。接二连三的事件动摇了人们对NSAIDs的信心,看起来NSAIDs都有增加心血管风险的可能 。然而,这些实验是建立在大剂量、长期使用的基础上,临床治疗中很少患者会长期接受如此大剂量的NSAIDs治疗3 。
2006~2017年,多项研究证实塞来昔布不增加心血管风险及胃肠道风险 。PreSAP研究6与ADAPT研究7显示,塞来昔布的心血管风险与安慰剂相比未增加 。SCOT研究8及PRECISION研究9显示,与非选择性NSAIDs相比,塞来昔布未增加心血管风险 。CONDOR研究10则证实了塞来昔布治疗的胃肠道风险显著低于非选择性NSAIDs联合质子泵抑制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