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哲|张金哲院士:“宝藏爷爷”今天一百岁了!( 二 )
2000年,张院士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颁奖词中写到:“代表了13亿人口大国3000多儿外科医生作出来了国际认可的技术水平成绩;所领导的小儿外科对世界有贡献,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有特殊贡献 。”
自1950年代开始,在张金哲及其同道共同携手下,经几代人的接力奋斗、辛勤耕耘,我国的小儿外科专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已从单一学科发展到拥有泌尿、肿瘤、心脏外科等十几个学科,并拥有成熟的医教研防医学体系,且逐步走向微创化、分子化、数字化 。
文章图片
爱和患者交朋友的医学大家
做了一辈子儿科医生,救了那么多孩子,赢得那么多荣誉,张院士最喜欢的称谓,依然是一声最普通的“张大夫” 。
从医70多年,张院士的“老规矩”一直没变 。他每一件白大褂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外科张金哲”5个大字,让人一眼就能看清,以示与患儿平等 。
被患儿和家长称为“宝藏爷爷"的他,门诊日常往往是这样的:接诊,患儿进来必起身相迎;手诊,必先洗手并搓热后再接触患儿皮肤;谈病情,用“三分钟艺术”告诉家长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即便面对哭闹的孩子,也有变魔术的“绝活” 。张院士倡导医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要“先交朋友再做手术” 。
有上过他《接诊学》课程的年轻医生说,课上的内容就是张院士一丝不苟的日常,最受益匪浅的是他总结的“接诊四四诀”:“接待四讲”即讲礼貌、静听、检查、医嘱,“诊断四步”指查病情、病位、病因、病理,“治疗四定”是定目标、路线、方法、实施,“预后四良”则包括医者、病家、社会、经济各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
“没有奉献精神不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具有奉献人生观的医生,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最高的荣誉、快乐和享受”,张院士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用自己的稿费收入,在外科办公室成立了一个基金,孩子治病钱不够,他就从基金里拿来凑 。有一位家境贫寒的“一穴肛”小患者,前后做了十余次手术,大多数住院费和手术费都出自该基金 。
关于张院士,有太多的温暖、爱和敬仰在传颂,他的敬业精神、豁达胸襟、高风亮节也在一代代传承着 。
他行医70余年,从未收过一次红包;他28年如一日利用周末到天津儿童医院义务出诊,没拿过一分钱,他说:“我支持的是儿童外科事业,要讲钱,谁也请不动我”;即便老伴刚去世不久,他仍准点到教室授课,他说“不能因为我自己的事情影响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技术和治愈率,他不怕得罪人,曾让科室秘书设了一个“医疗不满意”登记;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把科普列为工作重点之一,他信奉周恩来总理的“知识要交给老百姓才是力量”,认为病人听懂、爱听就是好科普,出诊时经常从兜里拿出科普小纸条……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张金哲院士写下16个字:“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这也是他的毕生修身之道 。
【张金哲|张金哲院士:“宝藏爷爷”今天一百岁了!】行至百年,有人问张院士对儿科的展望,他说,我希望儿童医院打造成一个无痛、无恐的儿童健康乐园,怀揣着这个中国梦,百岁院士张金哲的脚步仍在继续 。
推荐阅读
- 蟑螂|一对情侣随身带蟑螂,跨省吃了9顿“霸王餐”…
- 宝宝|七岁“女孩”原是男儿身!人生错位七年,源于父亲这个决定…
- 牙齿|35万!男子一辆轿车“镶进”嘴巴,看完赶紧好好刷牙
- 医生|医生不知“克感敏”,被患者质疑素养不行……这次我站患者!
- 槟榔|“今天嚼的槟榔,明天吐的是血“,小伙嗜嚼槟榔被切半条舌头
- 卵巢囊肿|很多器官会长囊肿,囊肿会恶变吗?盘点体内常见部位的囊肿
- 姑娘|16岁姑娘长出一圈“小胡子”,问题竟出在她的“脑子”……
- 关节液|掰手指为啥会“咔咔”响?因为关节液里的它在“爆炸”
- 睡眠|睡前玩手机停不下来?过不了多久,你可能要面临三种“难堪”
- 孩子|4岁男孩在幼儿园被噎身亡!“黄金5分钟”的急救方法,再忙也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