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哲|张金哲院士:“宝藏爷爷”今天一百岁了!
9月25日,我国小儿外科界一场温馨又隆重的学术“生日趴”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共同为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宝藏爷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张金哲院士庆贺百岁生日 。
文章图片
张金哲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8岁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小儿外科事业 。他被国际同行尊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至今仍是我国小儿外科领域的灵魂人物,各种荣誉加身,却始终自谦:“我得这些奖,是因为我活得长” 。
就在去年,张金哲依然坚持每周出诊两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决定不再让张金哲出门诊,老人其实心里有点不情愿,但他尊重医院的决定 。查房,张金哲觉得没问题,目前仍坚持每周到院半天 。
今天,当被问及百岁感言时,张院士首先谈到的是他的“八字方针”和“三条建议”,心里装着的仍然是病人 。他语重心长地寄语小儿外科界后辈,一是要努力把中国的传统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模式转变,强调“让妈妈参与整个治疗流程”,确保患儿妈妈的知情权、参与权;二是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方面,要遵循“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八字方针,改进医疗服务模式;三是对于儿童肿瘤的治疗,他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提出了“三六九”方针 。张院士精神矍铄地说:“希望还能继续工作,用自己的经验多给青年人指导 。”
他高兴地为前来祝寿的小朋友表演了拿手的魔术 。听着张院士幽默风趣的语言,看着他灵巧的双手,在座的同仁们更加读懂了百岁院士坚守临床一线的传奇 。
不忘初心的终身学习者
境至精诚,是为大医 。张院士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儿童健康事业 。人生百年,初心不改,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1948年前后,产科病房开始流行新生儿皮下坏疽,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几近100% 。28岁的张金哲当时是总住院医师,看着病房里的婴儿一个接着一个离去,焦虑万分 。他认为,早期切开患处,放出脓血,或许能救活孩子,但这个大胆建议没有得到支持 。没想到,1949年8月,他次女出生3天后,也不幸被传染上皮下坏疽 。张金哲果断地拿起了手术刀,给女儿手术,“我就那么一划,好了!”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张金哲的手术方式让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当年的几近100%,迅速下降到10%,后来又降到5% 。
20世纪60年代,新生儿的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占到肝肠外科的第二位,当时国际上推崇的方法要做三次手术,术后死亡率高 。张金哲转变思路,将肠子拖出肛门外做切除,然后用自己改良设计的钳子斜着夹住创面,等待伤口自行愈合 。这一方法只需一次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1965年《环钳斜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论文发表后,张金哲一举成名,该术式也在国际上被命名为“张氏钳” 。
国际上以“张金哲”名字命名的治疗方法,还有“张氏膜”“张氏瓣”等,每一个命名的背后,都蕴含着张金哲减轻患儿痛苦的核心理念和创新精神 。他的各项发明达50余项,主编及参与著书30余部 。他首创的“基加局”(一种麻醉方法)、“摸肚皮”(一种徒手体检法),加上潘少川教授发展的 “扎头皮”(一种固定穿刺法)并称为“北京三绝”,在我国被外界技术封锁的特殊时期,为小儿外科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这位不断创新的终身学习者说:“医疗工作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 。为此,在小儿外科生涯中,张金哲多次转变研究方向,小儿急症需要,他上;上世纪60年代,小儿畸形增多,他上;上世纪80年代,肿瘤患儿增多,他上,并持续至今 。
推荐阅读
- 蟑螂|一对情侣随身带蟑螂,跨省吃了9顿“霸王餐”…
- 宝宝|七岁“女孩”原是男儿身!人生错位七年,源于父亲这个决定…
- 牙齿|35万!男子一辆轿车“镶进”嘴巴,看完赶紧好好刷牙
- 医生|医生不知“克感敏”,被患者质疑素养不行……这次我站患者!
- 槟榔|“今天嚼的槟榔,明天吐的是血“,小伙嗜嚼槟榔被切半条舌头
- 卵巢囊肿|很多器官会长囊肿,囊肿会恶变吗?盘点体内常见部位的囊肿
- 姑娘|16岁姑娘长出一圈“小胡子”,问题竟出在她的“脑子”……
- 关节液|掰手指为啥会“咔咔”响?因为关节液里的它在“爆炸”
- 睡眠|睡前玩手机停不下来?过不了多久,你可能要面临三种“难堪”
- 孩子|4岁男孩在幼儿园被噎身亡!“黄金5分钟”的急救方法,再忙也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