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粉红十月关注乳腺癌媒体专家座谈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二 )


CSCO BC联合其他学会专家收集了全国万例名患者 , 在疫情期间的诊疗相关信息 , 就患者的诊疗模式等改变做了分析 。结果发现 , 疫情期间有15例乳腺癌患者罹患新冠肺炎 , 两例患者不幸离世 , 均发生在湖北 , 但同期湖北以外的大部分患者得到了相对合理的诊疗 。正因此 , 随后大连、青岛、北京等地的防控更加精准 , 为我们日后面临重大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
现场专家与媒体互动探讨内容精粹
1、与会专家纷纷表示 , 后疫情时代的诊疗模式改变是肿瘤诊疗实践新机遇
针对疫情期间治疗模式改变的问题 , 王晓稼教授指出 , 实际上在乳腺癌治疗中 , 存在很多先做术前新辅助治疗再做手术的患者 , 在新冠疫情期间 , 刚好利用3~4个月治疗时间差 , 完成正规治疗方案 。
聂建云教授也表示 , 尽管疫情改变了诊疗模式 , 但无论是接受放疗、化疗还是手术 , 从总量上来讲 , 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总量是不变的 , 调整的只是顺序和细节内容的安排 。先手术再化疗、内分泌治疗 , 或者内分泌治疗、化疗后在手术 , 这种顺序的优势性在学术界也一直未有定论 。而疫情使我们被迫执行了不同的顺序模式 , 为临床实践的探索又推进了一步 , 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认识 。同时 , 乳腺癌领域很早就在江泽飞教授的倡导下 , 展开了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 我院也有幸作为第一批试点医院 。事实上 , CSCO BC的人工智能版极为方便 , 对基层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是医生规范化诊疗执行过程中的好帮手 。
【乳腺癌|粉红十月关注乳腺癌媒体专家座谈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作为放疗科医生 , 陈佳艺教授在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诊疗模式方面深有体会 。。新冠疫情对诊疗模式的改变在于把长疗程变为等效的短疗程 , 尽管这具有很多科学依据 , 但多年来一直无法有效推动 , 直至今年疫情使得短疗程方案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呼应 , 才使得等效的情况下疗程尽量缩短 。
孙涛教授则分享了自己科室内新冠发热患者的真实诊疗经历 。她表示 , 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的强大资源支持是新冠疫情抗击有效的坚实保障 。
谈到线上诊疗手段为临床诊疗带来的契机 , 殷咏梅教授表示 , 今年的新冠疫情的的确确改变了既往乳腺癌诊疗模式 , 尽管疫情原因很多患者无法到院就诊 , 但无论多学科诊疗(MDT) , 还是患者教育 , 网络诊疗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这是从医30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除此之外 , 医生之间临床实践、学术研究的交流也通过网络形式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
潘跃银教授:CSCO BC所倡导线上答疑活动 , 正是对网络医院蓬勃发展的助力 , 在线上进行预约和就诊咨询 。同时 , 疫情推动了线上MDT的开展 , 方便了各地专家在线上为同一患者进行理论病情的讨论 , 可以很好的对线下形式进行补充 。不过正如江教授所说 , 线下的情感交流是线上永远无法解决和替代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 , 目前许多口服药物可以通过网上电子处方迅速到达患者手中 , 这有利于长处方制度的维持 。
江泽飞教授也借次机会向媒体呼吁 , 今后医院应保留长期使用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三个月的长处方制度 , 在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情况下 , 尽量减少患者来院次数 。同时 , 也呼吁商业保险在内的各级医保联动 , 以丰富便捷的物流服务为依托 , 开发药品配送制度 , 在减少患者到院频次的同时 , 确保长期安全有效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