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手劲儿小,心血管死亡风险会增加75%!

别害怕,还是有办法改善的!
还记得某电影、电视剧比武前的礼数吗?还记得某次国际外交会议上,各国领导见面的第一个动作吗?还记得某次领导视察逐个与下属打招呼的动作吗?……
没错!说的就是“握手”!但是,你以为他真的是跟你谈礼数,打招呼吗?
不!可能是通过握力评估你的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死亡的风险!
何出此言?谈科学者必然有理有据!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PURE),分析了中国人群的数据,该研究表明握力与患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1] 。话不多说,为了咱们的健康,赶紧拿出小本本做笔记 。
握力小但又有高血压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要了解本研究,那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
握力是对肌肉力量或前臂产生的最大力/张力的测量,反映了上肢肌肉群的发达程度,主要用Jamar手持式握力计(Jamar dynamometer)测量(图1)[2] 。研究表明,握力可以预测老年人群的健康情况,与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全因死亡率、营养不良、认知障碍等有关[1,3] 。
意不意外,这个不太起眼的“握力”,竟然与这么多疾病相关!最近的数据表示,社区老年人肌萎缩症的患病率男性为11%,女性为9% 。可见,握力减退在老年人中还是相当普遍的!
心血管|手劲儿小,心血管死亡风险会增加75%!
文章图片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骨骼肌不仅是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主要的蛋白质储存和葡萄糖处理场所 。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具有抗炎作用的肌肉收缩诱导因子减少, 又称肌细胞因子(myokine),进而增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
该结果非常可信!

说是“中国数据”,那究竟这个数据可不可靠呢?能否真正代表中国呢?我们先看看该研究的方法 。
该研究共纳入了39862名35~70岁居民,这些居民来自全国12个省份115个社区(包括45个城市社区和70个农村社区),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所有纳入人群平均随访8.9年后,1822名居民患心血管疾病,1250人死亡(388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
研究者记录了研究人群的结局事件(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握力测量(分3级,低、中、高)、体力活动、饮食信息、社会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等,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科学的评估握力和高血压的关系以及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关系 。
也就是说,纳入人群基数、所选地域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随访时间也非常长 。结果是可信的!
高血压诊断标准有更新!

文章指出的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但是,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对高血压提出了如下定义及分期系统[5]:
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分期不同,则以较高的分期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30 mmHg且舒张压
说起来很复杂,简而言之就是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0 mmHg,就要到医院检查是不是得了高血压了!握力训练就要安排上行程了!
提高握力方法

现在即使自己手劲小,也别太担心 。虽说肌肉力量是一个多种疾病的预测因素,但可以通过锻炼提高握力 。小编想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如何提高握力 。如何做呢?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
日常生活上,可以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如自动洗车改为自己亲手洗车,车库门可以使用手动的,捏网球或压力球,即用自己手部最大的力量将网球攥握10秒钟后松开,休息之后,再进行连续的练习(图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