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诊故事|学习一点急救知识,或许关键时刻能救命
文章图片
夜班,凌晨 。
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不到四十岁的女性病人,主诉咽喉疼痛三天 。
因为大家都戴着口罩,所以我并没有能够认出站在我面前的病人是谁 。当然,在那一刻我也没有注意患者的容貌 。
甚至当我点开患者的挂号信息,看见患者的名字时,依旧没有没有能够想起她是谁 。
我一边因为衣单而寒颤着,一边还在心中腹诽:“为什么非要在凌晨时分来看已经疼痛了三天的咽喉?”
病人说:“我的病有些特殊,我自己不放心,越想越不放心,所以就连夜赶了过来 。”
病人的话让我立刻警惕起来,她的病有些特殊,有那些特殊呢?
只见病人递给我一张两个多月前的出院记录,只见上面赫然记录着:心肺复苏术后!
原来眼前这位女性病人,早两个多月前曾经出现过心跳呼吸骤停,并且被施以心肺复苏过 。
病情果然有些特殊,甚至必须让人重视,因为根据出院记录提示,当时导致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根本原因便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三支病变 。
难怪病人在咽喉疼痛三天后深夜来到医院,她甚至有些风声鹤唳了 。
看着病人的出院记录,又再看了看病人的名字和就诊记录,多巴胺终于想起了她是谁!
两个多月前,这位不到四十岁的女性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晕倒在体育场 。
幸运的是,当时病人倒地后被和好心人第一时间发现并施救,又被巧合路过的某医生及时心肺复苏 。因为事发地距离医院只有数公里之遥,所以120救护车很快便将患者转运进了急诊抢救室,当天正是多巴胺值班 。
病人被送进急诊抢救室时还有着频发的室颤,第一时间予以了电除颤、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和自主呼吸 。
心肺复苏成功后,满心成就感的多巴胺还在微头条上炫耀过自己的工作 。
但是,多巴胺很快便将这件事忘记了,毕竟多巴胺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甚至类似病情的患者也有很多 。
这位女性猝死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又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治疗后方才出院,虽然花了一些钱,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为什么这么说?
事实上,对于院外发生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来说,被送进急诊室时,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为了尸体,而抢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不过宣布死亡前的某种仪式罢了 。
因为这些猝死的病人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都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而留给我们的时间又仅有那可怜的4到6分钟 。
即使是某些猝死病人经过不惜代价的抢救后恢复了自主心律和自主呼吸,却也不一定有着很好的结局,其中一部分会在几个小时后、几天后死亡,一部分会面临脑死亡、植物人的残酷现实,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大脑等脏器长时间缺氧等原因而出现智力受损等问题 。
但是,反观这位女性患者呢?
虽然她有一些焦虑,但是却能够在凌晨时分自己独自来到医院,且神志清晰、对答如流,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所以,多巴胺要呼吁的是,有可能的话,大家一定要去学习心肺复苏等基础的医学急救技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到别人,帮助到家人,也可以帮助到自己 。
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不会这些技能,如果人人都冷漠旁观,这位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中年女性病人,还会和我在急诊室里重逢吗?
在知道她就是那个我曾经发微头条炫耀的病人时,我的内心不仅是激动的,更是为她感到高兴的,因为我深知其中的不易 。
我很想问她,当时躺在急诊抢救室里被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时是何种感觉,又想八卦一下人在濒死时到底有没有灵魂出窍?
推荐阅读
- 上海新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将暂停成人内科急诊,发热门诊、急诊抢救、儿科急诊等照常运行
- 急诊科|从抢救室到手术室,短短有几分钟的路,却如此艰难!
- 腋臭|真实故事:我的青春期是狐臭味的……
- 素质教育|别再盲目崇尚素质教育:人大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众人,父母更要学习
- 医院|医院最累科室排名,第一的竟然不是急诊科
- 小儿血液科|1000 个医生说故事,看哭了两万人
- 芜湖市卫健委|大学生急诊就医死亡,首诊医院涉嫌违法!
- 体检|体检报告怎么看?军医为你解读!
- 急诊室|急诊室的奇葩,你遇到过没?
- 急诊|BOOM!一声大喷嚏后,小伙脖子“爆炸”被送进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