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从“吃饱”到“吃好”,个性化营养时代下食品如何变化?

今年以来,植物肉产品摇身变为食品市场的“网红”,出现在餐桌上,其营养与口味引发人们关注 。食品不仅要满足“吃饱”的需求,更要保证“吃好、有营养、吃得安心” 。那么未来食品如何发展?食品消费需求有何转变?
在12月5日举办的岭南科学论坛-现代食品工程与营养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金征宇,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等多位专家围绕食品的营养与安全问题作特邀报告,探讨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 。
刘耀光院士作特邀报告 。
“传统育种方法已很难满足食品营养成分和保健的更高要求,”刘耀光在题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进行功能营养性食品的开发》报告开场,便对食品健康需求作出分析 。
刘耀光指出,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代谢工程的操作,为在作物中产生新的功能营养物质进行营养强化,是应对“隐形饥饿”和解决“吃好”问题的有效手段 。
针对水稻精米胚乳的营养成分含量低的问题,刘耀光院士团队曾在2017年利用多基因载体系统TGSII(TransGene Stacking II),培育出首例胚乳富含花青素的功能性水稻种质“紫晶米” 。一年之后,该团队又首次在水稻胚乳中从头合成了高级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培育了“赤晶米”新种质,为多样性功能营养食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
【营养|从“吃饱”到“吃好”,个性化营养时代下食品如何变化?】金征宇教授作特邀报告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与未来食品将会如何发展?金征宇认为,新技术革命兴起,将带动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食品销售电子化与网络化、大众食品转向个性化食品生产等,是‘互联网+食品’、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环境下的产物 。”
金征宇认为,食品消费需求的转变,将带动健康方便食品成为市场主流 。他分析到,“未来社会对特殊人群食品需求旺盛,一方面,老年食品产业得到发展,食品的营养需求、健康功能需求显现 。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一代生活节奏快,传统方便食品工业化大有可为 。”
论坛上,金征宇还对未来的食品产业作出畅想,他认为“个性化营养、新型的食物、营养强化、特膳食品、3D 打印食品、人造食品”等将成为食品工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
营养|从“吃饱”到“吃好”,个性化营养时代下食品如何变化?
文章图片

论坛现场 。
此次论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采用线上+线下联合主办的形式举行 。
【采访人员】刘佳荣(见习)
【摄影】刘佳荣(见习)
【通讯员】科记协
【作者】 刘佳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