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妊娠期泌尿道感染的诊治

妊娠期|妊娠期泌尿道感染的诊治
文章图片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2920篇文章
妊娠期|妊娠期泌尿道感染的诊治
文章图片

尿路感染是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是女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解剖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妊娠期女性更容易罹患尿路感染 。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分泌物增多
女性尿道生来直、宽而短,仅3~5厘米长 。怀孕期间阴道的分泌物会相应增多,皮肤上的细菌滋生繁殖,使尿道口被污染 。
2、输尿管扩张
受逐渐增大的子宫的压迫,输尿管会被动性的扩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
3、尿液含糖高
【妊娠期|妊娠期泌尿道感染的诊治】妊娠妇女的尿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有利于细菌滋长 。
4、排尿不通畅
到怀孕晚期,膨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和输尿管,这些会造成尿流不畅和尿潴留,容易创造细菌滋生的便利条件 。
5、细菌移位
妊娠子宫挤压肠管引起便秘,易使大肠中细菌从肠管经淋巴系统侵入尿道、膀胱、输尿管及肾盂 。
6、抵抗力减弱
妊娠期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被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引起尿路感染 。
妊娠期的尿路感染,轻者可引起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 。如不积极治疗,细菌可侵入输尿管和肾盂,引起急性肾盂肾炎,除有明显的膀胱炎症状外,还可有腰痛、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
我们知道尿路感染的治疗离不开抗菌药物,而妊娠期尿路感染又有别于普通的非妊娠者,因为除了母体之外,还有一个正在不断发育中的胎儿 。无论医生或是孕妇本人,应注意药物对幼小生命的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 。
不可因惧怕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有病不用药,因为感染对母子都有威胁 。亦不可不考虑胎儿之承受力而单纯追求杀菌,甚至滥用不适宜药物,容易造成"玉石俱焚"的严重后果 。因此正确认识各类抗菌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便趋吉避凶,确保母子平安的前提下治愈泌尿道感染 。
在治疗妊娠期尿路感染中,依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积极抗感染治疗是关键,因此抗生素的选择及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抗生素的选择既要考虑药物有效性及低耐药性,更要考虑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无毒性和致畸性的药物 。妊娠期常用的抗生素有以下几类:
1、β内酰胺类
杀菌性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有低毒性以及极低的致畸率或胎儿中毒风险,怀孕期间可照常使用 。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至今还未发现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可用于妊娠全过程 。
2、磷霉素
杀菌性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此类药物几乎完全由肾脏排泄,在尿液中可保持高浓度,尤其适用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 。
3、呋喃妥因
为抑菌性抗生素,可改变细菌的糖代谢 。此类药物出现的最高浓度在泌尿道,血药浓度较低 。
以下几类抗生素在妊娠期间需谨慎选择:
1、氨基糖苷类
可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肾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不建议用于妊娠期孕妇尿路感染治疗 。
2、喹诺酮类
(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 。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 。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 。
3、四环素类
(常用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将来牙质发育不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