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收入缩水10%,院感投入翻倍,新冠疫情是如何影响一家三甲医院的?

疫情之下,大医院如何求新求变?
“就我所了解的来说,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许多医院的业务、门急诊量、手术量、出院量等等,和去年差距在10~20%左右,医院业务收入也减少10%左右 。”
近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接受“医学界”专访时说到,他认为这一切对医院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医务人员的收入等等,都有影响 。那么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管理者,他是如何看待这种影响、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新冠疫情|收入缩水10%,院感投入翻倍,新冠疫情是如何影响一家三甲医院的?
文章图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
新冠疫情影响医院业务量:
呼吸科、儿科下降最明显,业务量缩水30%!
“呼吸科、儿科首当其冲 。”郑院长直言 。
据其介绍,疫情后,大家都戴上了口罩,虽然不方便,但从结果看非常有效 。就呼吸科来说,由于国门内“有效隔离、手卫生、有距离社交防护”做得比较到位,呼吸道传染疾病有明显改善,发病低、炎症少,门急诊量下降30% 。
此外说到儿科门急诊量,同样的,以往每到秋冬季儿童感染率蛮高,但2020年秋冬季,由于戴口罩等措施,呼吸道感染、哮喘明显下降,包括由于儿童的夏季冬季胃肠道疾病,也大幅减少,“减少幅度在30~35%!”
此外,诸如五官科、外科等也受到影响 。主要原因是对于上海的三甲医院来说,很多患者都是来自外地,而新冠疫情挡住了很多外地患者的就诊需求 。
“就外科来说,我们医院跟去年差别不大 。”郑院长介绍主要原因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后,会有反弹现象 。
对于疫情导致的关于医院运行的一系列影响,郑院长的看法是“并非坏事”——“总的来说,这是相应的一个疾病谱的调整,也是一个正常的正态分布 。”
他解释,门急诊量等下降是很容易理解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现象 。与此相比更重要更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是,通过这次疫情应对,医院摸索出的对于医院长远发展更加有益的探索 。
从门禁式管理到发热门诊建设,
疫情倒逼医院加速现代化医院管理
在郑院长看来,医院为了应对这次疫情而做出的诸多积极探索,意义重大,值得研究 。
比如“医院预约门诊”,他认为尤其对于三级医院来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加有序地用好公立医院资源,方便患者看病 。
其次,医院门禁式、栅栏式、人脸识别系统等的现代化医院管理 。在这次新冠疫情下,医院采取的陪护政策是:能不陪就不陪 。新生儿、产房等特殊限制区域原则不设陪护 。虽然这给医院造成一定压力,但反过来说,它有助于病房安静化管理、更加有利于医学治疗管理 。
“我们希望给病人提供更加安静舒适、更加有效的治疗环境,这非常重要 。”郑院长介绍,现在通过疫情中的实践,医院的陪护工勤人员的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以往都是第三方委托制,陪护方面虽说有规范,但也有欠缺 。这次通过疫情,对所有陪护人员、工勤人员,医院做到了一对一的更加规范的管理,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益处很大 。”
第三,就是发热门诊的建设 。在发热门诊建设过程中,包括楼宇、管道、管控防护物资人员的增加,医院道口都有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员,仪器设备(尤其专门的CT配置)等——这也属于新冠疫情防控中获得的一大经验和成效 。"我们认为还是要形成常规留下来,对于医院今后发展、后续进一步流程的完善、如何更加有利于发热患者的治疗和诊断,大有裨益 。
第四,通过这次疫情,让医院更加清晰地感觉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它可以解决随访工作和慢性病开药等工作,甚至可以包括皮肤科等科室的常规问诊工作,以皮肤科为例,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只需网络问诊结合照片,就可以诊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