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1传34,核酸检测点变“感染点”,该不该搞全员核酸检测?( 二 )


由于7月20日的禄口机场暴发疫情,按要求离开南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这位南京老人是7月21日9时乘车,多数检测点还未上班,她却一路畅通抵达扬州 。7月27日,这位南京老人被确诊,成为扬州本轮疫情的起点 。
本轮南京机场疫情应对过程中,至少五名高风险人员,未能及时隔离,主要是保洁人员及其密接者 。
一名47岁的男性病例,确诊于7月23日 。他是最早确诊病例之一的姐夫,也是禄口机场的司机 。7月21日,他自驾车至药店买药后自行返家,两日后才被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治疗 。
身处疫情中心的是禄口机场保洁人员 。7月20日机场保洁人员中检出9例阳性后,部分工作人员被要求当晚返回单位接受核酸检测 。第二日,其中一人得知结果为阴性后返家,他属于重点人群,应自觉将活动范围限制在住地和工作地 。然而,在第三天,他到医院看望朋友;第四日,他被确诊了 。
多位禄口机场工作人员家属通过社交平台反映,曾主动上报社区,没能第一时间被告知如何应对 。直至7月29日,他们才接到通知,将被转运接受集中隔离,此时距首批病例被发现已有10天 。
8月8日,南京新增2例本土新病例,连续一周维持在5例以下,本地疫情已近尾声 。《财经·大健康》梳理发现,当地本轮累计确诊233例,仅15例源自社区筛查,另有12人系主动就医,其余超过88%的确诊病例是从重点人群中发现 。
一位从事一线救治的专家在接受《财经·大健康》采访时指出,防止新冠疫情扩散,首先要隔离重点人群,通过多轮核酸检测将患者从重点人群中找出来,从而切断感染源,这要靠细致的流调和精准的核酸筛查支撑 。
扬州已有人因流调和后续处置不力被问责 。由王某起始的疫情传播链上,已串起42例,超过全城感染总数的十分之一 。
王某的居住地为扬州邗江区,该区流调隔离组、采样检测组负责人均受政务警告处分 。原因在于,7月29日至8月1日,在对王某核酸检测混采阳性进行复检的过程中,在隔离管控等环节工作失职,落实防控措施不实不细,造成疫情扩散 。
需要全员核酸检测?疾控专家:专注密接次密接
多位受访专家向《财经·大健康》提及“精准防控”的概念,不赞成将全员核酸检测视为处置疫情的第一选项,呼吁舆论给基层防疫一定容错空间,让中国的新冠防线更可持续 。
在本轮疫情中,成都走的就是“精准防控”路线 。
7月27日,成都新增3名本土确诊病例、均有张家界旅游史 。次日凌晨2时,9个关联小区1万余人完成首轮检测 。
7月28日,成都再增3名本土病例,各风险区域进入分类管理,核酸检测的频次设定为封闭区内4轮、封控区内3轮,风险区周边2轮 。
至7月30日,成都重点区域内近39万人完成检测,均为阴性,约占全市总人口2% 。这座城市本轮本土感染人数也被定格在了6人 。
“有人感染后要不要做全员检测,是有争议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张洪涛分析,“如果疫情发生在广州,广州以外的其他人都可能觉得要做,因为测了以后他们放心 。但真正受政策影响的是生活在广州的人和执行部门,财政支出需要广州来负担 。所以广州一开始没有做全员,后来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做 。”
以“放心”为目标的全员核酸检测,可以被理解为精准防控之外的查漏补缺 。张洪涛认为,这样的普查,是为精确地确定中高风险区 。
以南京为例,首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公布,920.9万人中,发现57例阳性,江宁区51例 。这一结果与截至8月9日南京累计病例分布情况一致,阳性人员高度集中在禄口机场所在的江宁区,占比86%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