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咖啡新势力,围剿星巴克( 三 )
鱼眼咖啡创始人孙瑜直言,现在中国咖啡消费的最大用户群体实际就是星巴克的用户群体,是一个存量市场 。星巴克过去完成了咖啡教育 。“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最直接的是要把现有的非常庞大的存量市场吸引过来 。”
有一百个咖啡品牌,就可能有一百种围剿姿势 。这些品牌用不同的打法,试图从日益壮大的中国咖啡市场中分一杯羹 。而这一切变化的开始,来自资本的蜂拥入局 。
资本这把火,烧到了谁?资本需要故事,需要规模,更需要速度 。过去,瑞幸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依靠资本快速开店的模式是行得通的 。现在,这些咖啡新势力拿到融资后,一个共同的动作是——快速开店 。
Manner成立于2015年,前三年总共才开了8家店,全部在上海 。一开始是典型的夫妻店,由韩玉龙、陆剑霞夫妇持有公司所有股份,公司自给自足 。
变化发生在2018年,今日资本向Manner投了8000万,拿走了40%的股份 。接下来,Manner就走上了疯狂扩张的道路,开始走出上海,在北京、深圳、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开店 。现在,它的全国门店已经超过200家 。
“风投女王”徐新对此的解释是,开店是一个解决方案,因为星巴克就是这么做的 。
Seesaw的故事与Manner大同小异 。创始人同样是一对夫妇,2012年成立后的5年时间里,一共只开了7家店 。2017年6月,Seesaw拿到弘毅资本旗下百福控股的4500万人民币投资 。拿完融资后创始人宗心旷说,要在年底之前开20家店 。
今年7月又完成一轮融资后,Seesaw方面称,要在今年年底将门店开到100家左右,未来5年之内达到500-1000家 。
这些咖啡新势力,手里有了钱之后,开始变得野心勃勃,将开店列为了重要考核目标 。如果说早期还是小打小闹的小众生意,那现在它们已经瞄准了大众咖啡市场,这是星巴克的主战场 。
现在,星巴克在中国有5135家门店,计划在明年开到6000家 。全球33295家星巴克门店,撑起了1400亿美元市值 。这为挑战它的玩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 。
开咖啡馆本来是个慢生意 。咖啡行业素有“6亏3平1盈利”的说法,正常情况下,只有10%的咖啡馆能够盈利 。然而星巴克不同,星巴克的超额收益来源并非产品,而是租金溢价 。就像海底捞一样,星巴克具有很高的品牌溢价权,物业为了吸引入驻,往往会给出很低的租金或很长的免租期 。现在的咖啡新势力,显然还不具备这项优势,无法与星巴克的品牌相抗衡 。
随着开店加速,还没和星巴克在正面战场相遇,新势力之间先打起来了 。
久谦中台数据显示,若Seesaw新店附近100-200米的范围内出现竞品咖啡店(Manner或者Arabica等),Seesaw的单量将会下降 。若Seesaw新店周边新开一家Manner,则Manner会抢占Seesaw40%的营业额,一个月之后,Manner会抢占Seesaw15-20%的营业额,后续Seesaw的营业额将趋于稳定 。
咖啡店的优质点位,毕竟数量有限 。当新品牌开始抢点位,物业躺赢 。
一位咖啡行业创业者对深燃说,很多咖啡新品牌,早期开店基本都是给房东打工 。咖啡店跟商业地产的合作方式,一是交租金,二是流水分成,二者取高 。所以不论咖啡店经营情况如何,物业都是旱涝保收 。而这块费用占到咖啡店成本的相当大一部分 。
“商业地产招商的人,很清楚哪些品牌是昙花一现的形式,他们也会招这种品牌,钱都被地产赚走了 。”她说 。
没有资本在背后撑腰,靠自身造血,要在全国范围快速开店几乎不现实 。
特滋咖啡创始人刘新颖过去几年在北京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开店方式,包括办公楼店、街边店、小区店,甚至档口店,最后发现赚钱很难,因为需要持续做推广,再加上门店租金,成本太高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