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为什么我越焦虑越提不起精神来学习?

读者提问:
“我极度不自律,总是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毫无收获地透支自己 。
我每天无所事事,晚上熬夜看剧,早上起不来 。生活漫无目的,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又打不起精神,无限拖延 。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是条咸鱼,过得很失败 。
有时想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或者去学习,或者去健身,没坚持多久却又去刷手机了,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自制力 。我总是用看视频、玩游戏来逃避任务,但在这种沮丧和焦虑的情绪下,我玩又玩不踏实 。可是你说我玩得这么痛苦吧,却就是不能动起来 。
一直困在这种焦虑的情绪里面反反复复,过后又会因为自己的不自律而悔恨不已,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又直接自暴自弃 。”
这是我之前在录“答读者问”视频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提问 。因为有很多读者都向我发出过类似的求助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统一来写一篇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
首先,为什么越焦虑反而越容易变咸鱼?
我们知道,适当的焦虑和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上升,会使人保持一个高唤起的觉醒状态,让人干劲十足 。比如有的人越是临近deadline之前,就越是思如泉涌,灵感迸发,写起paper来事半功倍 。
但长期的、巨大的焦虑和压力,所导致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堆积,却会反过来损害我们的神经系统,让人失去动力和活力 。如果你的认知资源都被调用过去处理焦虑的情绪了,那又怎么还有余力去思考、去学习,怎么有精神去做那些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才能完成的实事呢?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去做,却越是会为自己找种种理由去拖延;为什么越是想到自己一无所成然后想去干点什么,就越是提不起精神来、什么都不愿意干,只愿意躺在家里当咸鱼,浑浑噩噩、混吃等死 。
在这种负面的生活状态下,你会觉得自己病态,会悔恨自己荒废光阴,会懊恼自己一事无成;这么一想,你的压力就更大了,焦虑甚至抑郁情绪更加严重,又会导致“咸鱼状态”的加重,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
然后,为什么你越咸鱼就越是无法自控地好吃懒做
这是因为,你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正在经历的状态(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让你失去了控制感,控制感的降低会进一步导致焦虑感的上升,你就更需要通过熬夜看剧、玩手机、玩游戏、暴饮暴食来逃避这种种挫败感和压力 。
我们的大脑处理难题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情绪导向的解决方式(emotion focus coping),另一种是问题导向的解决方式(problems focus coping) 。前者侧重的是缓解焦虑的情绪本身,比如考试考砸了,我就通过买买买、吃甜食、看喜剧、找人倾诉等方式来解决情绪问题;后者的策略是通过解决引发焦虑的问题来缓解情绪问题,比如考试考砸了,我就分析哪里没学好,下次如何避免,哪里需要加强练习 。
而看剧、打游戏、玩手机、暴饮暴食等行为,就是情绪导向解决方式的一种,是一种比较轻松、简单、可控的渠道或者说方式,能让人获得一个短暂的满足感、愉悦感、成就感和控制感 。
成功很难,努力很难,但是看电视、吃零食却很简单 。
【咸鱼|为什么我越焦虑越提不起精神来学习?】情绪导向的解决方式(emotion focus coping)的好处是见效快,当下你的不良情绪很有可能就会得到缓解,弊端是治标不治本,在你获得了短暂的治愈之后,但过后带来的却可能是更大的焦虑 。因为你的问题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反而还有可能产生钱花多了、人吃胖了、荒废感和空虚感更强烈了等副作用 。

推荐阅读